[实用新型]废旧铅酸蓄电池外壳拆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53984.4 | 申请日: | 2015-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6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黄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环宏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吴庭祥 |
地址: | 21121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旧 蓄电池 外壳 拆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拆解装置,具体讲是一种废旧铅酸蓄电池外壳拆解装置,属于资源再生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
在对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过程中,需要对废旧铅酸蓄电池进行拆解,拆解成电池盖和壳体。废旧铅酸蓄电池有很多情况是整体电池出现故障不能使用,但电池内部的部分板栅单体结构完好,完全可以取出经处理再组装继续使用。但是常用废旧铅酸蓄电池拆解采用切割锯将铅蓄电池槽、盖封合处进行切割分离;在分离的过程中,锯屑(含塑料及金属)污染板栅单体,切割过程产生的震动造成板栅单体受损等缺陷,影响了拆解极板返修利用率。现有技术也有采用热拆解的方式对废旧铅酸蓄电池外壳进行分离,但由于无法对热拆解过程精确控制,容易造成加热过度,造成板栅单体受损、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或加热不足,无法快速分解,影响拆解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拆解效率高、拆解过程污染小的废旧铅酸蓄电池外壳拆解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旧铅酸蓄电池外壳拆解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电池输送带、电池顶盖拆除机构、红外感应器和控制单元;所述电池顶盖拆除机构包括液压升降柱、金属拆解模具、模具加热器,所述液压升降柱固定在电池输送带的上方,所述模具加热器位于液压升降柱下方并与液压升降柱固连,所述金属拆解模具连接在模具加热器的下方;所述红外感应器固定安装在电池输送带两侧的底座上,位于电池顶盖拆除机构位置的后方;所述液压升降柱、红外感应器均连接控制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电池输送带的上方设有散热排气口,所述散热排气口位于电池顶盖拆除机构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拆解模具为方格形框架结构,其框架的边肋分别与电池槽和电池盖连接处的边肋、封合线形状相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电池输送带的两侧设有电池夹持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模具加热器为电加热器或蒸气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单元可根据不同规格废旧铅酸蓄电池盖控制电池顶盖拆除机构进行加热,避免加热过度造成板栅单体受损产生污染;或加热不足无法快速进行盖体分离,影响拆解,大大提高了废旧铅酸蓄电池的拆解效率;(2)、在电池输送带的上方设有散热排气口,可以快速收集加热拆解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有类气体,避免二次污染;(3)、可以根据不同的电池类型选择相应的金属拆解模具,以适应不同厂家、不同外壳的废旧铅酸蓄电池拆解需求,降低了拆解成本;(4)、电池输送带的两侧设有电池夹持机构,可以避免拆解过程中电池移动,影响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废旧铅酸蓄电池外壳拆解装置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废旧铅酸蓄电池外壳拆解装置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废旧铅酸蓄电池外壳拆解装置,包括底座1、电池输送带2、支架4、液压升降柱5、模具加热器6、金属拆解模具7和红外感应器9。电池输送带2安装在底座1上,与电池供应机构相;电池输送带2的驱动电机由控制单元10控制。支架4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方,液压升降柱5固定在支架4上,液压升降柱5连接控制单元10,控制单元10控制其升降。液压升降柱5的下方固定连接模具加热器6,金属拆解模具7以可拆缷方式连接模具加热器6 的下方。红外感应器9对称固定安装在电池输送带2两侧的底座1上,其位置在金属拆解模具7的后方(图1中金属拆解模具7的右侧),红外感应器9与控制单元10连接;当电池输送带2上的废旧铅酸蓄电池到达红外感应器9位置时,其发出感应信号给控制单元10停止电池输送带2电机运行。液压升降柱5的两侧支架4上设有散热排气口8,散热排气口8安装排扇,散热排气口8连通气体回收装置。在电池输送带2的两侧设有电池夹持机构3,电池夹持机构3可对拆解过程中的电池进行夹持,以避免电池移动影响拆解。
本实用新型中金属拆解模具7为方格形框架结构,其框架的边肋分别与电池槽和电池盖连接处的边肋、封合线形状相对应。金属拆解模具7的结构可以根据不同厂家、不同规格的电池进行动态地选择。
模具加热器6采用电加热,其拆解温度为400-450℃,时间为8-12秒,即可实现盖体分离。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模具加热器6也可以采用蒸气加热器等其他加热方式,只要能满足设定的拆解温度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环宏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环宏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39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