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旱地移栽机用链式育秧筒及其分离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55009.7 | 申请日: | 2015-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3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赵东旭;杨楠;刘涛;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楠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403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旱地 移栽 链式 育秧 及其 分离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育秧设备,适用于需要育苗移栽的农作物。
背景技术
现有育苗容器如穴盘、纸筒、营养钵等,能够解决工厂化育苗的问题,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很多不足之处。育出的秧苗大都成单株状,在移栽时要耗费大量劳动力,费工费时。相应的全自动移栽机由于结构复杂价格昂贵,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主要问题在于育秧筒的设计不利于机械化移栽。链式育秧筒是专门为自动化移栽而设计,使得移栽设备结构大大简化,便于推广。
已知的和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育苗容器有链式育秧筒(CN 203860125 U),介绍了一种由可降解塑料制成的链式育苗容器。解决了简化移栽设备的问题,但是无法和现有半自动移栽机配套使用。而现有半自动移栽机存量较大,如何将现有设备升级、提升效率、实现自动化。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育秧筒(旱地移栽机用链式育秧筒以下简称为育秧筒)由两条可降解塑料带经过热压、打孔、粘合而形成蜂窝状结构。在运输时可以折叠成册,节省空间、便于储运;在播种时展开成蜂窝状苗盘,秧苗各行错开,空间利用率高;移栽时和分离机构配合,能实现分苗、投苗自动化,提高移栽效率。将单个育苗筒做成链式,相当于将步枪的单发供弹升级成弹链连续供弹,带来的是速度和效率的跨越。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旱地秧苗移栽机采用人工分苗和投苗的问题,让现有设备发挥更大效能。
育秧筒由两条可降解塑料带制成,在其上等距离进行热封处理形成一定长度的链接带,链接带的长度为间隔部分长度的三分之一。间隔部分形成育秧筒的筒体,用于承载培养土和秧苗。链接带的中央与塑料带垂直的方向上有一排点断孔。链接带将单个的筒体连接成一个整体,是实现自动化移栽的关键。将热封并打孔的塑料带按之字形折叠,相邻两层塑料带上的连接带等距错开,接触面用水溶性胶粘合。
分离机构包括座板、固定爪、移动爪三个部分。固定爪上有4个可单向开闭的齿,2个一组,距苗盘近的一组称为外齿、另一组就是内齿。外齿只允许筒体进入,内齿阻止筒体进入,内、外齿的通过方向相对。移动爪上有两对移动齿,移动齿也是单项的,通过与固定爪上的齿进行配合来完成分苗、送苗的过程。该分离机构只有移动爪的往复运动和齿的转动,机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可用于对现有需要人工分苗投苗的移栽机的改造,亦可用于生产新型全自动移栽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总体布置图。
图2是单排育秧筒结构图。
图3是育秧筒折叠方式图。
图4是育秧筒粘合方式图。
图5是育秧筒移栽方式示意图。
图6是固定爪结构图。
图7是移动爪结构图。
图8是分苗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座板;2、移动爪;3、固定爪;4、秧苗;5、育秧筒;6、筒体;7、连接带;8、点断孔;9、育秧筒折叠处的连接部分;10、水溶性胶一;11、纸;12、水溶性胶二;13、9的展开形式;14、外齿;15、内齿;16、内、外齿的打开方向;17、移动齿;18、移动齿的打开方向;19、固定爪的固定板;20、导杆;21、导杆固定座;22、导杆滑动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制,而是可行的方法之一。
将两条宽度为3-20厘米的可降解塑料带重叠,在其上每隔4-10厘米进行一次热封处理形成宽度为1.5-4厘米的链接带7,链接带7的长度为间隔部分长度的三分之一。间隔部分形成育秧筒的筒体6(见图2),用于承载培养土和秧苗。链接带7的中央与塑料带垂直的方向上有一排点断孔8。链接带7将单个的筒体6连接成一个整体。将热封并打孔的塑料带按之字形折叠,折叠处的连接部分9包括一个未展开的筒体6和两个连接带7,如图3所示。相邻两层塑料带上的连接带7等距错开,接触面用水溶性胶一10和水溶性胶二12粘合。如果塑料带不够挺直,不好装土,可以在相邻两层塑料带之间夹一层纸11来增加硬度。育秧筒在移栽时,水溶性胶一10和水溶性胶二12已经溶解,育秧筒可以拉成链状,如图5所示。折叠处的连接部分9展开成13所示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楠,未经杨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50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滴灌与喷灌结合的灌溉系统
- 下一篇:一种控制薄壳山核桃根系生长的育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