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精度双向直流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56559.0 | 申请日: | 2015-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9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唐德平;丁伟明;熊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科威尔电源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79 | 分类号: | H02M7/79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娄岳;奚华保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精度 双向 直流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换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双向直流电源。
背景技术
现在一般市场上的直流源输出特性精度低、响应慢,且不具备双向电网回馈能量的功能。一般都是数码管显示,通过手动调节参数控制输出,操作繁琐,输出功率参数质量差且设备价格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精度双向直流电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精度双向直流电源,包括依次串联的三相输入断路器、软起单元、三相变压器、二级整流单元、无功补偿单元以及四级输出断路器,所述二级整流单元包括第一IGBT整流模块、第二IGBT整流模块、第一电容模块以及第二电容模块,所述第一IGBT整流模块与第二IGBT整流模块串联,所述第二电容模块与所述第一IGBT整流模块并联,所述第二电容模块与所述第二IGBT整流模块并联,所述第一IGBT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三相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IGBT整流模块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无功补偿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IGBT整流模块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四级输出断路器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软起单元包括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和铝壳电阻,所述第二接触器和所述铝壳电阻串联后与所述第一接触器并联,所述第一接触器的输入端与所述三相输入断路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三相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无功补偿单元包括并联电抗器,该并联电抗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IGBT整流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并联电抗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四级输出断路器的输入端之间连接有熔断器。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直流输出特性具有高精度及高动态响应特性,并具有双向电网回馈能量的功能;采用全数字控制,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输出调节范围广;输出具有可编程功能,通过不同的控制软件可用多种场合使用;
(2)可模拟多种电池输出特性以及用户自定义电池特性曲线,模拟动力电池输入对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的输入功率、输出电流、过载能力、耐压及电机的效率、堵转电流、最高转速、超速、馈电等性能进行模拟实验,能实时将电机超速实验中的反电动势的能量回馈电网,避免控制器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高精度双向直流电源包括依次串联的三相输入断路器100、软起单元200、三相变压器300、二级整流单元400、无功补偿单元500以及四级输出断路器600。
所述三相输入断路器100接三相输入电,对机器有启动的作用。所述软起单元200包括第一接触器210、第二接触器220和铝壳电阻230,所述第二接触器和铝壳电阻串联后与所述第一接触器并联,所述第一接触器的输入端与所述三相输入断路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三相变压器30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器作为电路的软启动。
所述二级整流单元400包括第一IGBT整流模块410、第二IGBT整流模块420、第一电容模块430以及第二电容模块440,所述第一IGBT整流模块与第二IGBT整流模块串联,所述第二电容模块与所述第一IGBT整流模块并联,所述第二电容模块与所述第二IGBT整流模块并联,所述第一IGBT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三相变压器30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IGBT整流模块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无功补偿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IGBT整流模块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四级输出断路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无功补偿单元500包括并联连接的电抗器510,该并联电抗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IGBT整流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并联电抗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四级输出断路器600的输入端之间连接有熔断器520,四级输出断路器的输出端输出可编程直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科威尔电源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科威尔电源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65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