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收式换热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58034.0 | 申请日: | 2015-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3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娟;陆超;王升;刘华;张治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8 | 分类号: | F24D3/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芙蓉;李双皓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式换热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与锅炉结合的吸收式换热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集中供热规模的不断增加,集中热源产生高温热水往往需要经过较长距离的输送才能到达热用户处。在相同供热负荷的情况下,增大热水的供水与回水温差可以减少输送的热水流量,从而降低输配管道的初投资,并减少系统运行过程中水泵的耗电量,因此能够节约供热能耗,降低供热成本。
目前,热力站通常采用板式换热器进行换热,由于受到换热端温差的限制,导致一次网回水温度必然高于二次网进水温度。这样要提高供热能力,只能增设供热管网,进而导致增加供热成本。
热力站还采用换热器与锅炉组合的结构进行换热,但是采用上述结构进行换热时,一次侧水阻力较大,发生器和蒸发器管内水的流速较低,换热系数不高,进而导致机组体积较大,增加供热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采用现有的换热器与锅炉组合的结构进行换热时,存在一次侧水阻力较大、换热系数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减小一次侧水阻力、提高换热系数的吸收式换热机组。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吸收式换热机组,包括锅炉、吸收式热泵、换热器及管路系统,所述管路系统经过所述锅炉、所述吸收式热泵和所述换热器;
其中,所述吸收式热泵包括发生器、蒸发器、吸收器和冷凝器,所述管路系统包括一次侧管路和二次侧管路,所述一次侧管路串联经过所述锅炉、所述发生器与所述换热器,所述一次侧管路的一次水依次经过所述锅炉和所述发生器再流经所述换热器后流出所述吸收式换热机组;所述二次侧管路并联经过所述蒸发器、所述吸收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换热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的数量为n个,分别为第一级换热器、第二级换热器、…、第n级换热器,所述二次侧管路包括n+1个并联支路,分别为二次侧第一级支路、二次侧第二级支路、二次侧第三级支路、…、二次侧第n级支路和二次侧第n+1级支路,其中n为正整数,所述二次侧第一级支路、所述二次侧第二级支路、…、所述二次侧第n级支路和所述二次侧第n+1级支路在所述吸收式热泵的进口处分开,所述二次侧第二级支路和所述二次侧第n+1级支路在所述第n级换热器的出口处合并,所述二次侧第二级支路和所述二次侧第n+1级支路合并后再与所述二次侧第n级支路在所述第n-1级换热器的出口处合并,…,所述二次侧第二级支路、…、所述二次侧第n级支路和所述二次侧第n+1级支路合并后再与所述二次侧第三级支路在第二级换热器的出口处合并,所述二次侧第二级支路、所述二次侧第三级支路、…、所述二次侧第n级支路和所述二次侧第n+1级支路合并后再与所述二次侧第一级支路在所述第一级换热器的出口处合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次侧第一级支路经过所述吸收器和所述冷凝器,所述二次侧第二级支路经过所述蒸发器与所述第n级换热器,所述二次侧第n+1级支路与所述二次侧第二级支路合并后经过所述第n-1级换热器,…,所述二次侧第二级支路、…、所述二次侧第n级支路、所述二次侧第n+1级支路与所述二次侧第三级支路合并后经过所述第二级换热器,所述二次侧第二级支路、所述二次侧第三级支路、…、所述二次侧第n级支路、所述二次侧第n+1级支路与所述二次侧第一级支路合并后经过所述第一级换热器;
所述二次侧管路的二次水分别流入所述二次侧第一级支路、所述二次侧第二级支路、所述二次侧第三级支路、…、所述二次侧第n级支路和所述二次侧第n+1级支路,所述二次侧第二级支路的二次水流经所述蒸发器与所述第n级换热器,所述二次侧第n+1级支路的二次水与所述二次侧第二级支路的二次水混合后流经所述第n-1级换热器,…,所述二次侧第二级支路的二次水、…、所述二次侧第n级支路的二次水、所述二次侧第n+1级支路的二次水与所述二次侧第三级支路的二次水混合后流经所述第二级换热器,所述二次侧第二级支路的二次水、所述二次侧第三级支路的二次水、…、所述二次侧第n级支路的二次水、所述二次侧第n+1级支路的二次水与所述二次侧第一级支路的二次水混合后流经所述第一级换热器,再与依次流经所述吸收器和所述冷凝器的所述二次侧第一级支路的二次水混合后流出所述吸收式换热机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的数量为一个,所述二次侧管路包括两个并联支路,所述两个并联支路从所述吸收式热泵的进口处分开,并在所述换热器的出口处合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所述并联支路经过所述吸收器和所述冷凝器,另一所述并联支路经过所述蒸发器和所述换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80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