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平井滑套专用打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59376.4 | 申请日: | 201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9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殿新;李岸然;张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托普威尔石油技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4/14 | 分类号: | E21B34/14;E21B4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井滑套 专用 打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压裂配套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平井滑套专用打开装置。
背景技术
压裂工艺作为油气井增产的一项主要措施,已在各油田普遍应用。它是利用地面高压泵组将胶液或清水以大大超过地层吸收能力的排量泵入地层,在地层形成裂缝,并通过加入压裂砂做支撑,从而大大增加了地层到油井段的导流能力,达到增产目的。
在一次管柱多段压裂过程中,在两个封隔器之间均要设计有滑套,在压裂过程中,需要投球打开滑套才能进行压裂施工,用于打开滑套的复合球一般由密度小于1.8 kg/m3的复合材料制造,其目的就是压裂后,有利于球被返排液带出井筒。由于在返排过程中,为防止压裂砂被带出,要控制返排速度,复合球的直径自上而下越来越小,所以,很多复合球无法被排出井筒而留在套管中,随生产的进行,油井不断的出砂,这些砂子与复合球一起,形成管柱的砂堵,影响了各层的正常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阻尼环的水平井滑套专用打开装置。该装置在阻尼环的作用下,能够顺利地下入井筒,以及很容易随返排液排出井筒,防止了管柱砂堵,延长了油井正常生产周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水平井滑套专用打开装置,其包括复合球、连杆、阻尼环,所述复合球与所述阻尼环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阻尼环的外径大于所述复合球的外径,以及小于管柱内径。
进一步,所述阻尼环为圆饼状结构,中间设置有通孔,阻尼环通过所述通孔套装在所述连杆上。
进一步,所述阻尼环的外边缘设置有倒角。
进一步,所述复合球为由密度小于1.8 kg/m3的复合材料制成;所述连杆由铝合金材料制成;阻尼环由橡胶材料制造。
该装置投送到油井管柱内后,在直井段,由于该装置上的阻尼环与管柱并没有完全密封,留有一定的间隙,装置在自身的重力下行;到达水平段后,地面泵车泵送液体,帮助该打开装置前行,在阻尼环的作用下,装置前行速度较快,节省了泵送液量。由于阻尼环为橡胶材料,很容易通过上部尚不需要打开的滑套,到达需要打开的滑套。水平井滑套专用打开装置到位后,复合球坐于滑套座上,在地面泵车的压力的作用下,打开滑套进行压裂施工。
待所有压裂施工结束后,地面井口返排压裂液,在反排液的作用下,阻尼环带动整个装置上行,到井口后,装置被安装于井口内的捕捉器捕捉到,待返排结束后取出井筒。与单独使用复合球比,不仅节省了泵送的液量,也大大减小了返排球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水平井滑套专用打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复合球;2-连杆;3-阻尼环;4-压帽;3.1-阻尼环尖角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水平井滑套专用打开装置,其包括复合球1、连杆2、阻尼环3,复合球1与阻尼环3之间通过连杆2连接;阻尼环3的外径大于复合球1的外径,阻尼环3的最大外径小于油井管柱内径。阻尼环3为圆饼状结构,中间设置有通孔,阻尼环的外边缘3.1设置有倒角,即为尖角结构。阻尼环3通过通孔套装在连杆2上,并通过压帽4紧固。复合球1为由密度小于1.8kg/m3的复合材料制成;连杆2由铝合金材料制成;阻尼环3由橡胶材料制造。
以上结合附图仅描述了本申请的几个优选实施例,但本申请不限于此,凡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下,做出的任何改进和/或变形,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托普威尔石油技术股份公司,未经托普威尔石油技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93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