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极及立体定向经皮穿刺植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59963.3 | 申请日: | 201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5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姚一;王逢鹏;张小斌;王圆庆;高志莹;林志红;刘小伟;原雨灵;谭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一 |
主分类号: | A61N1/05 | 分类号: | A61N1/0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立体 定向 穿刺 植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电极及立体定向经皮穿刺植入系统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是药物难治性癫痫的一种重要、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与术后效果密切相关的是致痫区的准确定位。虽然近年来脑电图技术、结构及功能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通过无创的方法即可获得较好的致痫区及脑功能区定位,但是仍然还有一部分患者需要通过颅内电极(柱状电极、栅状或条状电极)植入、监测颅内电极脑电图方可定位致痫区。目前使用的柱状电极及其植入系统始于上世纪50年代法国,虽然与栅状电极或(和)条状电极比较,其有微创、更适合脑深部致痫区的定位,但存在一些弊端:⑴电极植入技术繁琐,不能一次成形经皮微创植入电极通道,其需先经皮穿刺颅骨通道,而后才植入电极颅骨通道,再经颅骨通道植入电极;(2)植入方向容易发生偏差,穿刺后需更换器械植入颅骨通道系统,难以保证在原方向进入颅骨,方向发生偏差,则影响致痫区定位,且容易误伤血管导致颅内出血,增加手术风险;(3)对植入电极后发生的颅内血肿无法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极及立体定向经皮穿刺植入系统,不仅实现安全、精准、简便的电极投放,且对电极投放过程中发生的颅内血肿还可及时处理。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次要技术问题是,在穿刺过程中对创口进行电凝止血,且不会因为电流对患者头皮造成额外的损伤。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极及立体定向经皮穿刺植入系统,包括:穿刺部、导向部、限位部以及电极放置部;
所述电极放置部分为内套管和外套管,所述内套管内设有电极放置通道;
所述穿刺部设于外套管内,并暴露出所述穿刺部的钻头;所述导向部将外套管和穿刺部固定于穿刺方向;所述限位部控制穿刺的深度;
穿刺结束后,将所述穿刺部从外套管内移除,再将内套管置于外套管内,通过所述电极放置通道将电极放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穿刺部与外套管相套的部位相互绝缘。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引流管以及将引流管与外套管锁固的第一固定件,所述引流管设于外套管内并暴露出引流管的前端,所述前端设有引流侧孔。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包括前端的硬质电极管以及与硬质电极连接的软质电极管;所述硬质电极管设有与外套管连接的第二固定件。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管的前端设有外螺纹,在穿刺过程中,与颅骨锁固;所述外套管的末端设有与第一固定件或第二固定件锁固的第一螺纹。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包括前端的硬质电极管以及与硬质电极管连接的软质电极管;所述硬质电极管及软质电极管的非连接端间隔设置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的触点间有通孔;所述电极的内部设有与所述通孔联通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电极外。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穿刺部设有卡块,所述外套管的末端设有与所述卡块卡接固定的卡槽。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为两个导向器;所述导向器具有一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设有与所述穿刺部配合的通道;所述外管与内管通过螺纹配合将导向器与穿刺部锁固。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器、螺丝;所述限位器设有一螺丝孔和垂直于所述螺丝孔的穿刺部通道。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穿刺部设有与所述螺丝配合的凹面,通过螺丝与凹面的顶抵配合,将限位器与穿刺部紧锁。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一隧道针,穿刺结束后,通过所述隧道针穿透颅内硬膜及脑组织。
在一些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所述内套管可以为复数个,每个内套管的电极放置通道的尺寸均不相同,根据不同的电极选择相应的内套管。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极及立体定向经皮穿刺植入系统,通过导向器和定位器,能够实现精确定位穿刺,并且在穿刺结束后,外套管留在颅内,拔出穿刺部后将内套管置于外套管内部,通过内套管内的电极放置通道放置电极。由于使用了内套管和外套管相套,相当于缩小了外套管的内径,能够实现电极的精准投放;并且由于外套管在穿刺结束后无需取出,始终保持在穿刺方向上;这样就不会因为频繁更换器械造成电极放置通道的偏差,使得手术的精确性大大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一,未经姚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599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泥船的灭火装置
- 下一篇:电疗止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