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应釜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1721.8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5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奎;李剑;路强;李洪元;陈君;孙传益;杨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开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刘新合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釜加热装置,尤其适用于蒸汽加热反应釜。
背景技术
在染料加工工艺过程中,常常利用蒸汽为反应釜加热,蒸汽通过进汽管从反应釜的底部通入反应釜的夹套内,然后蒸汽在夹套内继续上行扩散,均匀的加热整个反应釜体。
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蒸汽通过细长的进汽管中进入反应釜夹套中时,由于汽流的集中涌入往往发出很大的噪音,造成了诸多缺点:如不利于操作员在反应釜旁监察交流,不利于保护操作人员的听力,同时容易引起人烦躁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应釜加热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应釜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反应釜下部的进汽管,为了防止进汽汽流的突然涌入带来极大的噪音,故而该进汽管不再直接连通反应釜夹套,而是通过一管径大于自身的膨胀粗管连通反应釜的夹套。且为了进一步降低噪音,更快的疏散集中汽流,该膨胀粗管的管壁上还设置有复数个通孔,使得汽流能够向外发散,减少夹套上进汽口的压力。
进一步,为了排汽均匀,所述的膨胀粗管的通孔之间均等间距的排列。
进一步,所述的膨胀粗管的管径为进汽管管径的四倍。该膨胀粗管仅为一段,且管径和通孔的尺寸也不大,无需担心汽流过多的泄露,同时又能起到降噪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的反应釜釜盖上设有加料口,反应釜内设置有搅拌装置,该搅拌装置的顶端连接设置在釜盖上方的电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一段膨胀粗管放置在原进汽管与夹套进汽口之间,作为汽流由细管突然进入夹套大空间的一个缓冲处,并利用通孔疏散少许汽流,有效改善了蒸汽进入反应釜夹套时造成的噪音,为工作人员带来健康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釜,11、加料口,12、电机,13、搅拌装置,2、进汽管、3、膨胀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在原厂工艺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如图1所示,反应釜1釜盖上设有加料口11,反应釜1内设置有搅拌装置13,该搅拌装置13的顶端连接设置在釜盖上方的电机12。在反应釜1下部设有一细长的进汽管2,为原先的蒸汽管路系统。先在该进汽管2至夹套的进汽口之间加装一段膨胀粗管3,且该膨胀粗管3的管径要比进汽管2的管径大,并且膨胀粗管3的管壁上设置许多的通孔。
上述实施例中,膨胀粗管3的通孔之间均等间距的排列。
上述各实施例中,膨胀粗管3的管径为进汽管2管径的四倍。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蒸汽从进汽管进入,途经一段膨胀粗管3这一更为开阔的流动空间,并能从膨胀粗管3管壁的通孔向外界扩散出少许蒸汽,然而绝大部分的蒸汽继续向前,进入反应釜1的夹套中,为反应釜1进行加热。
利用本实用新型,使得工作环境相对于无此膨胀粗管3时,噪音明显的降低,取得了很好的降音效果。
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由于可能实现的方式较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开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开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17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