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梯形垄开沟整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2038.6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9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培成;罗金琪;王锦栋;杨栋杰;王伯兴;刘忍;魏浩宇;王旭东;史宝琦;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培成 |
主分类号: | A01B13/02 | 分类号: | A01B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3100 甘肃省武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梯形 垄开沟 整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生产起垄开沟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梯形垄开沟整形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在垄的整形方面主要受到地形不平整,大多数土地为梯田,单个种植面积小的影响,垄的高低不能根据地形做出相应调整,垄的整形主要靠人工完成,效率低,劳动量大,而且垄面不平整。但在进行农业生产时,越来越多的农作物需要进行开沟起垄,这样可增加土壤密度,提高土壤温度,可以抗旱、抗涝,又可以提高产量。例如各类瓜果、大棚蔬菜等都在种植时需要开沟起垄,但受到地形不平整,种植面积小的的影响,只能进行人工完成。现在市场上有很多起垄设备,但不能根据地形调节垄的高低和垄面的平整,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梯形垄开沟整形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梯形垄开沟整形器,包括培土板1、整形侧板2、调节导管3、调节机构4、挂接装置5、调节杆6、调节轮7、连接机构8、加强板Ⅰ9、加强板Ⅱ10、连接套筒11,其特征在于,培土板1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的培土板1,其下板为等腰梯形,且为C形曲面结构,所述的培土板1,其上板顶部固定连接挂接装置5,所述的挂接装置5,其包括纵向管和横向管,所述的挂接装置5,其纵向管和横向管组成倒T形结构,且所述的横向管,其与纵向管连接处设置有贯穿性通孔,纵向管一端配合安装于横向管的贯穿性通孔内,调节导管3套装于所述的挂接装置5上,所述的调节导管3,其两端分别设置连接机构8,所述的连接机构8,包括套筒、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机构8,其连接板顶部设置套筒,且连接板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通孔,所述的培土板1,其两侧均设置整形侧板2,所述的整形侧板2,其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通孔,所述的整形侧板2,其一侧上部通过调节机构4与所述的连接机构8固定连接,所述的调节机构4,包括侧板、立板、面板,所述的调节机构4,其面板一端固定连接立板,其一侧固定连接侧板,所述的面板,其与所述的立板之间有夹角,且夹角为钝角,所述的调节机构4,其侧板与所述的连接机构8的连接板一端固定连接,其面板一侧通过所述的整形侧板2一侧的通孔与整形侧板2固定连接,所述的培土板1,其与两侧的整形侧板2组成的空间内部一侧设置有加强板Ⅰ9,所述的整形侧板2,其内侧设置有加强板Ⅱ10,所述的培土板1,其与两侧的整形侧板2组成的空间内部一侧设置连接套筒11,调节杆6设置于所述的培土板1和整形侧板2组成的空间内部,所述的调节杆6,其一端与所述的连接套筒11配合连接,另一端设置调节轮7。
所述一种梯形垄开沟整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导管3,其具体为截面为六角形的空心管。
所述一种梯形垄开沟整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接装置5,其纵向管和横向管的截面均为六角形。
所述一种梯形垄开沟整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机构8,其套筒的截面为六角形。
所述一种梯形垄开沟整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接装置5,其通过对顶螺母与所述的培土板1固定连接。
所述一种梯形垄开沟整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机构8,其套筒通过对顶螺母与所述的调节导管3固定连接,其连接板通过对顶螺母与所述的调节机构4的侧板固定连接。
所述一种梯形垄开沟整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机构4,其面板一侧通过对顶螺母与所述的整形侧板2一侧的通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培成,未经朱培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20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用于农用机械的平地机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云相变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