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抛丸机内工作辊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2712.0 | 申请日: | 201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6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于金洲;周强;阚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9/00 | 分类号: | B24C9/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丸 工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钢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厚板抛丸机所用的内工作辊。
背景技术
抛丸机的使用对于热处理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抛丸后钢板进入热处理炉可以有效避免炉底辊挂蜡、结瘤,对于提高热处理钢板下表面质量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目前,抛丸机所使用的内、外工作辊均为圆柱形平辊身,由其结构特点所决定,钢板抛丸后丸料极易压入钢板下表面,造成钢板表面压痕缺陷,严重影响钢板的表面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避免丸料压入钢板下表面,从而提高钢板表面质量的抛丸机内工作辊。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抛丸机内工作辊,其特征在于,在内工作辊辊身上焊接有至少2个胶环,所述胶环系由两个半圆形辊箍对扣而成,辊箍外表面镀有梯形断面的胶层,相邻两个胶环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900~1000mm。
所述辊箍宽度为115~125mm,厚度为10~12mm。
所述胶层厚度为10~12mm,下底宽度为75~8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由于在内工作辊辊身上设有胶环,使钢板直接与胶环接触,可极大减少钢板与内工作辊的接触面积,避免由于抛丸后的丸料压入钢板下表面造成的压痕缺陷,提高钢板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抛丸机内工作辊主视图。
图中:胶层1、内工作辊2、辊箍3。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见,本实用新型抛丸机内工作辊,在内工作辊2的辊身上设有3个胶环,每个胶环均是由两个半圆形的辊箍3对扣在一起后形成的,辊箍3宽度为120mm,厚度为11mm,系采用钢板制作。在辊箍3的外表面镀有梯形断面的胶层1,胶层1的厚度为12mm,下底宽度为80mm。相邻两个胶环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10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27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刚石研磨磨块
- 下一篇:一种能自动翻转钢板的抛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