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电极及包含该柔性电极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2730.9 | 申请日: | 201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2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强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莉华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电极 包含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电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电极、包含该柔性电极的蓄电装置及蓄电装置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传统技术制造的柔性电极,一般没有柔性或者柔性较差,随着电池厚度增加,电池会完全失去柔性。
目前解决电池柔性的方法大概有:
多只小电池串并联,这项技术以APPLE公司的表带式电池专利为代表,其缺点在于,小电池制造困难,生产成本高,难以产业化实现;多只电池串并联会产生电池容量及电压不均匀而导致要附加控制电路和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
柔性材料和柔性柔性电极。目前以柔性材料和柔性柔性电极制造的电池厚度较低,一般最大厚度在1mm左右,从而导致电池整体容量偏低;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便携式电子产品要求的提高,智能手表、手环等可穿戴电子产品逐渐成为开发的重点。而这些产品面临着电池容量低、不可弯曲的缺点,制约着电子产品的发展。因此要求电池薄型化、柔性化。
电池是由正柔性电极、负柔性电极、隔膜等经过卷绕或叠片等方法制造。其中正柔性电极和负柔性电极分别由正柔性电极活性材料、负柔性电极活性材料和导电基材等组成。所以为了开发柔性电池产品必须提高电池内部组件 的柔性。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柔性柔性电极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柔性柔性电极、包含该柔性电极的蓄电装置及蓄电装置制备方法,以解决电池柔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柔性柔性电极,包括导电基材,所述导电基材上涂覆有活性材料层,所述活性材料层为间断设置的图案块或连续设置的网、格状结构,所述连续设置的网、格状结构中网、格内的活性材料层的厚度大于相邻两网、格间的连接处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连续设置的网、格内的活性材料层的厚度为10μm-10mm,所述相邻两网、格间的连接处的厚度为大于0小于等于5mm。
进一步的,所述图案块的间断处的宽度或相邻网、格间的连接处的宽度为1mm-20mm。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基材的厚度为5μm-5mm。
进一步的,所述活性层采用挤压、喷涂、微凹、沉积或印刷中的一种制备。
包含上述柔性电极的蓄电装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电极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电极根据电池形状的不同在导电基材上通过涂覆间断设置的图案化的活性材料层或连续设置的网、格状活性材料层,来达到增加柔性电极柔性的目的;
(2)上述柔性电极可以做成带状、链状或块状等。电池并非为多只单 体串并联,而是一只电池,这样制造成本低、安全性好,不用添加额外的控制管理电路;
(3)电池厚度可以做到0.5-50mm,相对使用容量大,内阻小,脉冲性能好,可以拓宽实际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锂离子可充电表环电池的柔性电极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锂离子可充电可穿戴电池的柔性电极结构;
图3a-3c为本实用新型柔性电极的其他各种图案结构形状。
附图标记说明:
1-导电基材,2-活性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实用新型的原料为任何可充电电池使用的原材料;
正负柔性电极基材为任何可充电电池使用的基材;
外结构具有一定的柔性;
在配料工艺中基本与传统电池相似,配方中含有柔性电极活性物质(例如正柔性电极为:钴酸锂、镍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不同配比的三元锂离子活性物质或氢氧化亚镍等;负柔性电极为:人造或天然石墨、石墨烯、储氢合金、金属镉或锌等);导电剂SP、VGCF、SFG-6、碳纳米管等;黏合剂PVDF、CMC、SBR等;溶剂NMP、水等和辅助试剂如草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强,未经刘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27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