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核岛蒸汽气液旋风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3079.7 | 申请日: | 201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9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海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旋风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分离设备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核岛蒸汽气液旋风分离器。
背景技术
核岛中的核反应器产生高压蒸汽后,必须经由蒸汽发生器产生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水蒸汽,该水蒸汽中除了气化的水分子还含有大量的水份,将严重影响到汽轮机的正常工作。为了保证能在较高的负荷、压力及循环倍率下持续地提供汽轮机用的蒸汽,在设备运行中就要求具备高效的气液分离装置。
目前国内应用离心分离技术的各种旋风分离器的实际效率仅为70%到80%,效果并不理想,在出气口处仍存在气液混合的现象,而涉及到核相关的设备必须具有极高的分离效率和足够的可靠性,以保证其蒸气的干度达到95%以上。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气液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低、分离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且分离效率高的核岛蒸汽气液旋风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核岛蒸汽气液旋风分离器,包括壳体、气液分离装置和外疏水管,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其外部设有所述外疏水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旋风筒、外筒身和顶板,所述外筒身的一端与所述旋风筒套接,另一端内壁与所述顶板连接;
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导向锥、波纹板组件、内疏水管、支承管和疏水槽,所述疏水槽与所述外筒身的内壁相连,其一侧的轴心处与所述支承管连通,所述内疏水管环设于所述支承管一端的外壁,所述导向锥设于所述顶板中心,所述波纹板叶片组件环设于所述导向锥外周且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板和所述内疏水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岛蒸汽气液旋风分离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气液分离装置还包括阻挡器,所述阻挡器与所述疏水槽的轴心处相连通,且与所述支承管相对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岛蒸汽气液旋风分离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筒身与所述旋风筒间形成环形空腔。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岛蒸汽气液旋风分离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疏水管与所述外筒身的外壁连接,其一端与所述外筒身和所述疏水槽的连接处连通,另一端外接集液池。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岛蒸汽气液旋风分离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疏水管还与所述外筒身和所述旋风筒间形成环形空腔的底端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岛蒸汽气液旋风分离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旋风筒包括内筒身和曲叶片组件,所述曲叶片组件设于所述内筒身内部且与其内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岛蒸汽气液旋风分离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顶板与所述外筒身内壁间的连接为不连续连接,二者间留有一段未连接处作为出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岛蒸汽气液旋风分离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筒身与所述旋风筒间的套接为不连续连接,二者间留有一段未连接处作为疏水口。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岛蒸汽气液旋风分离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核岛蒸汽气液旋风分离器各零部件的加工使用特定的工艺方法和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岛蒸汽气液旋风分离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核岛蒸汽气液旋风分离器各零部件的使用的材料为特定304不锈钢材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岛蒸汽气液旋风分离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所述核岛蒸汽气液旋风分离器的制作具有极高的精度和要求,其所用材料为特定304不锈钢,加工过程中也使用了特定的工艺方法及设备,使所述核岛蒸汽气液旋风分离器在运行时具有高度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了生产安全。
二、所述核岛蒸汽气液旋风分离器利用设计的所述阻挡器和所述波纹板组件可有效截留蒸汽中的水分并将其分离,使蒸汽干度达99.75%,符合汽轮机对所需蒸汽的干度要求,分离效率高、效果好。
三、所述核岛蒸汽气液旋风分离器的结构设计简单,无复杂和异型材,降低了成本且易于批量生产,能产生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岛蒸汽气液旋风分离器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海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海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30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家居用双层防雾霾式窗户
- 下一篇:一种除雾器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