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联合式环形接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3092.2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2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练笔战;隋博;杨宇方;张宁宁;王春迎;盛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 环形 接地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设备共同接地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联合式环形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各种通信设备越来越多,且分布越来越广,相应地通信设备的安全使用关系到人身安全、设备及网络安全运行,故对通信设备进行正确的接地处理非常必要。按照规程要求,一台运行中的设备需要有:电源接地、工作接地、保护接地。虽然这三种接地最终由汇接地排及主接地网接入大地,但这三种接地方式不得随意连接,应分别设置,在设备机架端不应以任何方式连通,不同设备同一类型的接地可以汇接后接入地排。
目前通信设备的接地方式为:每一面机柜内的设备均使用三种接地线再分别接入汇接地排,一个110kV变电站通信设备基本配置需要有13根接地线引入汇接地排,导致通信设备接地施工繁琐、难度较大,且引出的线缆多而杂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安全性好的联合式环形接地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联合式环形接地装置,包括固定板和接线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弧形孔,并且所述弧形孔分段设置且沿不同圆周直径设置,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设置有三个连接孔,三个所述连接孔沿圆周均布,所述接线板的两端部分别设置一个螺栓孔,所述接线板的内端螺栓孔与所述固定板上的弧形孔相对应且二者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一起。
所述固定板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台,二者为一体式结构或为分体组合式结构,并且,所述固定台相对于所述固定板的连接孔的位置设置有贯通孔。
所述固定板和接线板均由铜板制成,所述接线板为长条形,所述固定板为圆形、椭圆形或扇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环形设置的不同设备的同一类型接地线接入同一个联合接地点,以达到降低施工工时且明晰各类接地类型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固定板上设置有弧形孔,通过连接螺栓与接线板连接,便于调整接线板的位置和角度,当通信设备成环形分布时,其接地线能够简洁方便地与接线板连接,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
3、本实用新型固定板上的弧形孔分段沿不同直径设置,既保证整个固定板的强度又增加了接线板的连接位置,更能适应环形多台通信设备的接地保护。
4、本实用新型固定板下端设置有固定台,既能通过螺栓与汇接地排连接,进而实现与主接地网连接,又能提升固定板的高度,操作空间大,便于接线板与接地线固定连接。
5、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安全性好,尤其是适用于环形通信设备的接地,易于推广实施,经济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联合式环形接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联合式环形接地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图中,1-接线板,2-螺栓孔,3-连接螺栓,4-固定板,5-连接孔,6-固定台,7-弧形孔。
联合式环形接地装置包括固定板4和接线板1,其中:固定板4上设置有弧形孔7,并且弧形孔7分段设置且沿不同圆周直径设置,固定板4的中部设置有三个连接孔5,三个连接孔5沿圆周均布,接线板1的两端部分别设置一个螺栓孔2,接线板1的内端螺栓孔2与固定板4上的弧形孔7相对应且二者通过连接螺栓3固定在一起。
优选方案:固定板4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台6,二者为一体式结构或为分体组合式结构,并且,固定台6相对于固定板4的连接孔5的位置设置有贯通孔,便于固定板4和汇接地排连接。
固定板4和接线板1均由铜板制成,接线板1为长条形,固定板4为圆形,也可以为椭圆形,还可以为扇形,根据需要确定。
当通信设备成环形设置时,所有的通信设备的同一种接地线均与一个固定板4上的不同接线板1连接,通信设备有几种接地方式,就设置几个固定板4,固定板4通过螺栓固定在汇接地排上,进而与主接地网连接,这样能够达到降低施工工时且明晰各类接地类型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30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轮式立体车库
- 下一篇:一种超低能耗建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