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侧面发光光纤的道路安全锥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6035.X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8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金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F9/012 | 分类号: | E01F9/012;E01F9/016;E01F9/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侧面 发光 光纤 道路 安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行驶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安全锥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侧面发光光纤的道路安全锥筒。
背景技术
安全锥筒是道路交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警示设备。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当车辆在道路上发生故障需停车检修、或者进行道路施工等活动时,须在距离停车地点或施工地点150米处放置安全锥筒以警示来车,避免道路安全事故的发生。
传统的交通安全锥筒在外壁设置有反光带,只能靠车辆灯光照射才能发光,本身是不能发光的,属于被动发光,因此在雨天、雾天或来往车辆灯光不强的情况下,反光效果较差;由于大部分车辆内不会存放太多安全锥筒,因此在这150米的距离内只能放置几个甚至只能放置1个锥筒,这样就不能在道路上形成隔离带,在弯道、或者视野不好的道路上,一旦来车车速过快,司机根本没有反应时间,极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基于侧面发光光纤的道路安全锥筒,以解决现有安全锥筒所存在的自身无法发光、警示效果差、在雨天或雾天反光效果差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侧面发光光纤的道路安全锥筒,包括底座,底座顶端安装有中空的锥筒本体,所述锥筒本体外壁开有若干环形槽,环形槽内卡装有光纤;所述底座顶端安装有驱动器和蓄电池,蓄电池与该驱动器电连接,驱动器与光纤上的发光源相连。
所述发光源包括散热座,散热座内底端安装有LED光源,LED光源外部套接有反光碗,反光碗顶端设有聚光透镜,聚光透镜上方安装有自聚焦透镜,自聚焦透镜与所述光纤端面相连。
所述环形槽内卡装有半圆形的反光膜,该反光膜设置在光纤外壁。
所述底座上设有充电口,该充电口与蓄电池相连。
所述充电口为USB接口。
所述锥筒本体顶端通过连接柱安装有LED闪光警示灯。
所述蓄电池为锂离子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侧面发光光纤的道路安全锥筒,在现有锥筒的基础上增加的LED闪光警示灯和侧面发光光纤,变被动发光为主动发光,发光明亮醒目,能有效避免恶性追尾事故发生;能根据实际情况在道路上隔离出一个安全区域,有利于道路行车安全;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能耗低、发光时间长的优点,可利用车载电源进行充电,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光纤发光原理图;
图中:1-底座,2-锥筒本体,3-光纤,4-旋转座,5-LED闪光警示灯,6-充电口,7-驱动器,8-蓄电池,9-反光膜,10-散热座,11-LED光源,12-反光碗,13-自聚焦透镜,14-聚光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侧面发光光纤的道路安全锥筒,包括底座1,底座1顶端安装有中空的锥筒本体8,所述锥筒本体2外壁开有若干环形槽,环形槽内卡装有光纤3;所述底座1顶端安装有驱动器7和蓄电池8,蓄电池8与该驱动器7电连接,驱动器7与光纤3上的发光源相连。
如图4所示,所述发光源包括散热座10,散热座10内底端安装有LED光源11,LED光源11外部套接有反光碗12,反光碗12顶端设有聚光透镜14,聚光透镜14上方安装有自聚焦透镜13,自聚焦透镜13与所述光纤3端面相连。
如图3所示,所述环形槽内卡装有半圆形的反光膜9,该反光膜9设置在光纤3外壁。
为了保证本实用新型足够的发光效率,所述底座1上设有充电口6,该充电口6与蓄电池8相连。
为了提高充电便捷性,所述充电口6为USB接口。
为了进一步提高警示效果,所述锥筒本体2顶端通过连接柱4安装有LED闪光警示灯5。
为了提高发光效率和储电量,所述蓄电池4为锂离子电池。
使用时;如图1-4所示,蓄电池8启动驱动器7,驱动器7驱动发光源,发光过程为:LED光源11发光,通过反光碗12将散射的光线垂直反射至聚光透镜14上,经过聚光透镜14处理后的光线射入自聚焦透镜13,通过自聚焦透镜13调整光线后射入光纤3端部,光纤3侧面发光,即光在传输的过程中不断从光纤3的侧面散射出来;光纤3的直径为20mm,相较于传统的安全锥筒,具有警示效果明显的优点;此外,通过USB接口制成的充电口6实现车载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师范学院,未经遵义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60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