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上门洗车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7649.X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9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何龙;张雪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龙 |
主分类号: | B60S3/04 | 分类号: | B60S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刘兴耿 |
地址: | 51134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上门 洗车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洗车设备,特别涉及便携式上门洗车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洗车方式有蒸汽洗车、无水洗车和水枪洗车。高压蒸汽既可消毒,又可除污,有独特的热分解功能,能迅速的化解泥沙和污渍的粘黏性质,让其脱离附沾的汽车表面达到清洗的目的,蒸汽洗车过程中需要产生高温的蒸气,易伤汽车漆面,而且操作过程中会存在高温蒸气烫伤人的隐患。无水洗车是采用移动方便、无排污的洗车设备进行到车位清洗服务的一种洗车方式,是指在水里加入洗车水蜡的一种节水洗车方式,其用水量少,不会造成对地方的污染,先把车身打湿,然后用毛巾海棉擦洗的一种方式,免去了用水冲洗的过程。无水洗车的缺点是适用范围不全面,特别是对比较厚的泥沙污渍,采用无水的方式会伤及汽车漆面。
而采用水枪洗车需要去洗车房,大多数洗车房为固定式,缺乏移动性,不能为车主进行上门服务,给车主洗车带来了不便,车主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费用去洗车房,容易增加道路的拥堵性,而且导致各种资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式上门洗车设备,其操作简单,使用便捷,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便携式上门洗车设备,包括移动式车载体和设置于车载体上的机箱,所述机箱的内部分隔成相互独立的蓄水区和主机区,蓄水区内设置有蓄水箱,并在机箱内安装有用于抽水的水泵。主机区内设置有配电箱、臭氧发生器、供电电源和气泵,水泵、臭氧发生器、供电电源和气泵均与配电箱电连接。机箱的上端表面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包括电量显示屏、总开关、用于控制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开关、用于控制气泵的气泵开关和用于控制水泵的水泵开关,机箱的下端设有与控制面板对应控制的输出接口组,该输出接口组上分别对应连接安装有臭氧供应管、水枪和气管,臭氧供应管与臭氧发生器对应连接,水枪与水泵对应连接,气管与气泵对应连接。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控制面板上还设置有两个以上用于给外接设备供电的供电接口。供电接口可直接连接其它外接设备进行使用,以扩展更多的功能。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供电接口上连接安装有打蜡机和吸尘器。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机箱的顶部设有水箱盖,打开水箱盖后可注入补充蓄水箱内的水,主机区的侧面设有带散热孔的侧门。可通过侧门进行检修和更换供电电源。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机箱的上方还设置有可调节角度的射灯,所述供电电源为可拆卸的充电式电瓶。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气泵包括第一气泵和第二气泵,气泵开关包括第一气泵开关和第二气泵开关,气管包括用于给汽车充气的充气管和用于喷出高压气体的高压气管。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水泵包括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水泵开关包括第一水泵开关和第二水泵开关,水枪包括高压水枪和常压水枪。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蓄水箱内安装有电子水位传感器,控制面板上还设置有用于显示水位的电子水位表。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蓄水箱的外侧设有与蓄水箱连通的水位显示为管。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车载体为四轮电瓶车或者手拖车或者三轮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将洗车设备设置为可上门服务式的结构,能够节省车主去车行洗车的时间与成本,避免开车在路上造成拥堵,可直接上门服务,如上门到小区或者到大型停车场服务等,然后可直接进行洗车,而且本设备整体功能齐全,包括水洗、臭氧消毒、充气、打蜡、吸尘等,结构小巧,足以满足洗车及简单维护等需求,操作简单,使用便捷便利,洗车过程不会对汽车表面造成任何损伤,整体成本较低,另外,整体均采用电能供应能量,用水量较少,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箱的简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车载体,2为机箱,3为蓄水箱,4为水箱盖,5为第一水泵,6为第二水泵,7为第一气泵,8为第二气泵,9为臭氧发生器,10为配电箱,11为供电电源,12为控制面板,13为输出接口组,14为射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龙,未经何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76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涡卷弹簧的汽车制动能量再利用装置
- 下一篇:汽车安全带总成以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