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套头式防弹衣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7711.5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2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钱立兵;李宁;王森;姚全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梦谷纤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1/02 | 分类号: | F4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7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式 防弹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弹衣,具体是涉及一种套头式防弹衣。
背景技术
套头式防弹衣又叫避弹衣,避弹背心,防弹背心,避弹服等,属于单兵护体装具,用于防护弹头或弹片对人体的伤害,但是现有的套头式防弹衣结构比较简单,仅仅具有防弹的作用,警察等人员又经常会遇到火灾或需要穿越明火的情况,而现有的套头式防弹衣又不具有防火的性能,一旦套头式防弹衣着火,会给警察等身穿套头式防弹衣人员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而且现有的套头式防弹衣比较硬,穿在身上非常不舒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火性能好、防弹性能好的套头式防弹衣。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套头式防弹衣,包括衣服本体、粘扣带,所述的衣服本体的左右两侧通过机织工艺分别均匀固连多根粘扣带,所述的衣服本体包括内层、隔热层、防火层、防弹层,所述的内层、隔热层、防火层、防弹层通过机织工艺从内到外依次紧密贴和固连在一起,所述的内层采用纯棉材料制成,所述的隔热层采用纳米云母纤维平纹布制成,所述的防火层采用单丝直径为5.5-9μm的玄武岩纤维平纹布制成,所述的防弹层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与玄武岩纤维互相交织制作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热层的厚度为1.0mm-1.2mm,所述的防火层的厚度为1.0mm-1.2mm。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优点:
1、 防火性能好;
2、 耐高温;
3、 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套头式防弹衣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衣服本体;2-粘扣带;11-内层;12-隔热层;13-防火层;14-防弹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套头式防弹衣,包括衣服本体1、粘扣带2,所述的衣服本体1的左右两侧通过机织工艺分别均匀固连多根粘扣带2,所述的衣服本体1包括内层11、隔热层12、防火层13、防弹层14,所述的内层11、隔热层12、防火层13、防弹层14通过机织工艺从内到外依次紧密贴和固连在一起,所述的内层11采用纯棉材料制成,所述的隔热层12采用纳米云母纤维平纹布制成,所述的防火层13采用单丝直径为5.5-9μm的玄武岩纤维平纹布制成,所述的防弹层14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与玄武岩纤维互相交织制作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热层12的厚度为1.0mm-1.2mm,所述的防火层1的厚度为1.0mm-1.2mm。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人们通过粘扣带2将衣服本体1系紧在身上,由于衣服本体1设置有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与玄武岩纤维互相交织制作的防弹层14,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纤维,而且玄武岩纤维的比强度和比模量也比较高,因此二者混合相互交织后,具有很好的防弹效果,由于玄武岩纤维平纹布具有优异的阻燃性以及耐高温性,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套头式防弹衣的衣服本体1里通过添加以玄武岩纤维平纹布制成的防火层13,因此防火性能好,从而避免了因衣服本体1着火而烧伤人体的缺陷,而且因为玄武岩纤维平纹布具有抗疲劳、耐割性好以及柔韧性好,因此防火层13不易被割破,使用寿命长,另外因为玄武岩纤维布的抗冲击强度高,因此防火层13可以进一步起到防弹的作用,因此通过防火层13与防弹层14配合,防弹效果好,通过设置隔热层12,而隔热层12又是采用纳米云母纤维平纹布制成,因此可有效起到隔热作用,防止身体被烫伤的缺陷,另外,因为设置采用纯棉材料制成的内层11,因此很大的提高了人体穿着的舒适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梦谷纤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梦谷纤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77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