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放式信号取出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8637.9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9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蒋丹;杨远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尊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M1/02;H04M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42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放式 信号 取出 放大器 | ||
技术领域
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本专利是发明人想扩大手机功能 而成为一种接收体,所申请的系列专利之一。也是对本企业所研制的一种产品形成的系列式保护。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手机用于亿万群众。如果仅仅是将手机用途限于通讯上,对手机与网络资源都是一种很大的浪费。
其实还可以用于很广泛的技术领域,如用在电话开门领域以及其它家电控制领域。据研究,之所以没有实现广泛的开发与应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很好地解决从手机体内取出准确而可靠信号的问题。
之所以成为难点的关键原因是社会上手机主要的应用仍是通讯,(这也是最广泛的用途),所以生产线可以大量地生产。如果用于其它领域,应用面窄,不可能用生产线大量生产,(如果要生产则成本会很高,失去商业价值),如果在手机成品上再增加取出信号的成分不仅很可能破坏手机结构,同时又达不到信号准确可靠的目的。
因为上述原因,以电话开门的产品为例,其开发视野就受到很大约束。具有该功能的产品目前主要有两类;一种类型就是利用有线电话座机作为载体,增加电话开门的功能结构,一种类型的产品则是以电脑为载体,增加电话开门的线路与结构。而很少用手机作为接收体形成的新产品。
上述两类载体形成的产品,虽能实现开门的功能,但却存在很多不令人满意之处。以座机为载体增加功能形成的产品为例:
这类产品的原理大致如下:由操作者通过户外电话呼叫安装于家中的接收的座机电话,(座机号在本文中称为开门的第一次密码),在家中所接收的座机接通且产生自动摘机程序后,经过语音提示,继续拨通开门所需的二次密码,完毕后,才可发出开门的指令。
由于是这样的原理,所以有以下缺点;第一、密级度很有限,这和家庭所需的保安密级十分不符,因座机电话号码(本文所称为第一次密码)属于“半公开”,易为社会者获得。加之二次开门所用的关键密码,位数不可能做得很高,通常为4位,高一点的为6位,容易破译。第二,使用不方便。因为在屋内的座机号(第一次密码)拨通后,户外作为“钥匙”的手机不能挂机,否则屋内座机已“摘机”的程序也会自动取消而挂机,因此户外不能继续拨二次密码。此时第二次密码的操作只能一个键一个键地的人为操作。而不可能采用手机贮存信号直接提取。所以这类产品严重地影响了产品的普及。
而电脑、微机形成的电话开门品种的主要不足是,这类产品价格高,操作与维护存在困难等等。特别是在复杂的系统发生意外后,就会产生进不了屋的难堪局。
为此本发明人提出一种新的电话控制方式,这种方式的一个特点是,利用手机作为专项接收体,经过网络对它的呼唤来接收开门的信号,从而发出开门执行指令,这种方法具有很多优点,其技术瓶颈之一就是如何科学地保证机体在不受任何损害的情况下而取出信号。
技术瓶颈之二是,如果要保证机体在不受任何损害的情况下而取出信号。一般都要采用微型传感器,而微型传感器常常是输出特性很弱,采用一般的放大电路,常常不能将其输出的微信号放大。更难达到数字电路中所需的触发“门坎”值,因此难以达到预期的满意效果 。因此用怎样线路与方法进行放大,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如果这个课题能得到 科学地解决,不仅能将手机作为一种接收体用在电话在开门的技术领域上,而且可以广泛地用于其它 控制领域。将成为通讯与控制结合的一种桥樑,因此对这一的研究,有很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科学地扩展手机的应用领域,将手机功能扩展成为一种接收体,应用于通讯与控制领域,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一是,科学地解决从手机体中引出信号的问题,二是能将取出的微弱信号放大成为满意的效果,从而为与发明人已研究成功 的电话在开门成果配套,同时为扩展手机的功能开辟新的视野。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1、一种直放式信号取出放大器是由手机,压电陶瓷片,放大线路共同组成。
将压电陶瓷片紧贴于手机机体上,从压电陶瓷片的两极上分别焊出两条引线,两条引线的另一端则分别焊在放大线路的输入端上。
放大线路由交连电容、门电路、灵敏度调整电阻、比较放大电路组成。
比较放大电路由比较放大器与比较放大器的上偏电阻、比较放大器的下偏电阻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尊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尊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86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气二次线路快接器
- 下一篇:一种手机壳或平板电脑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