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爆防腐操作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9223.8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8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郑振晓;张昌勇;李姝江;程海龙;付良灿;马碧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黎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6 | 分类号: | H05K5/06;H05K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项丽 |
地址: | 21513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防腐 操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爆防腐操作柱。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防爆防腐操作柱为通常应用于石油开采、炼油、化工、医药、军工及军事设施等爆炸性危险环境的工作平台或工作现场上使用的电气控制电路中。目前防爆防腐操作柱由腔体、面板元件、引入装置及内部电器元件组成,内部电器元件为下装式,即将电器元件安装在壳体内,壳体内部接线空间被下装式电器元器件所占用,空间较为有限,给用户接线带来诸多不便;面板元件外观老气,不够小巧,占用大量面板空间,导致壳体内部电器元件布置不够合理,空间浪费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灵活可靠、结构紧凑、外形美观、设计新颖前卫、装配简单、防护性能优越的防爆防腐操作柱。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爆防腐操作柱,其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上并能盖合在所述的壳体上的壳盖,所述的壳体内具有一电器元件腔,所述的电器元件腔内设置有一安装凸台,安装凸台上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的壳盖上安装有电器元件,当所述的壳盖盖合在所述的壳体上时,所述的电器元件安置在所述的电器元件腔内。
优选地,所述的壳盖上还设置有灯、钮、开关、电位器、表框。
优选地,所述的壳盖的一侧边与所述的壳体的一侧边通过铰链相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壳盖与所述的壳体之间设置有一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的壳体的下侧设置有一用于安装的连接通头。
优选地,所述的壳体的底面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处设置有多个用于悬挂的安装脚。
优选地,所述的防爆防腐操作柱还包括一立杆脚盘,所述的壳体通过所述的连接通头安装在所述的立杆脚盘上。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爆防腐操作柱,电器元件安装在壳盖上,这样的布局在打开壳盖时,壳体内部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方便用户接线,且使电器元件腔内的空间合理分配。壳盖与壳体之间使用铰链相铰接,用户打开壳盖后壳盖与壳体连接在一起。壳体与壳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具有防水效果,防止水和灰尘进入腔体内对其内部的控制电路造成影响。该防爆防腐操作柱可以有立式装配和挂式装配两种装配方式。当所述的防爆防腐操作柱为立式装配时,设置在壳盖下侧的连接通头与所述的立杆脚盘相连接;当所述的防爆防腐操作柱为挂式装配时,所述的安装脚悬挂在墙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爆防腐操作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爆防腐操作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爆防腐操作柱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述的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壳盖;3、电器元件;4、安装凸台;5、接线端子;6、电位器;7、连接通头;8、立杆脚盘;9、表框;10、安装脚;11、灯、钮;12、开关;13、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爆防腐操作柱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防爆防腐柱为立式装,其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上并能盖合在所述的壳体1上的壳盖2,所述的壳体1内具有一电器元件腔,所述的电器元件腔内设置有一安装凸台4,安装凸台4上设置有接线端子5,所述的壳盖2上安装有电器元件3,电器元件3安装在壳盖2上,这样的布局在打开壳盖2时,壳体1内部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方便用户接线,且使电器元件腔内的空间合理分配。当所述的壳盖2盖合在所述的壳体1上时,所述的电器元件3安置在所述的电器元件腔内,所述的壳盖2还设置有电位器6、表框9。所述的壳盖2与所述的壳体1之间设置有一密封圈,具有防水效果,防止水和灰尘进入腔体内对其内部的控制电路造成影响。所述的壳盖2的一侧边与所述的壳体1的一侧边通过铰链13相转动连接,这样用户打开壳盖2后壳盖2与壳体1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壳体1的下侧设置有一用于安装的连接通头7。所述的防爆防腐操作柱还包括一立杆脚盘8,所述的壳体1通过所述的连接通头7安装在所述的立杆脚盘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黎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黎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92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排机柜封闭冷通道内一体化机房的综合布线系统
- 下一篇:新型信号放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