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表面高密度骨科金属内植入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9375.8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8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孙德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航维骨科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68 | 分类号: | A61B17/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高密度 骨科 金属 植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整骨医疗时,用金属内植入物进行内固定,如金属髓内钉、金属接骨板等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减小手术对人体的损伤,减小金属内植入物的体积是有效的方法,如将金属髓内钉、接骨螺钉变细,接骨板变薄等,然而,在原材料不变的前提下,金属内植入物体积减小会降低其疲劳强度、弯曲强度等性能,因此存在金属内植入物扭曲、断裂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缺陷,公开了一种表面高密度骨科金属内植入物,主要包括骨科金属内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科金属内植入物的表面设有高密度层。
所述骨科金属内植入物主要包括金属髓内钉系统,金属接骨板系统,脊柱固定器系统,金属骨钉等金属内植入物,所述金属髓内钉系统主要由金属髓内钉,金属固定螺钉组成,所述金属接骨板系统主要由金属接骨板和金属接骨螺钉组成,所述脊柱固定器系统主要由椎弓根钉,纵连杆,横连杆组成,所述金属髓内钉设有近端部与远端部,近端部与远端部的结合部设有过度圆弧,所述近端部较粗,远端部较细,所述远端部和所述圆弧的强度相对较薄弱,所述金属骨钉、金属固定螺钉、金属接骨螺钉、椎弓根钉均设有螺纹,螺纹后端设有光杆,光杆后端设有钉头,所述螺纹、螺纹与光杆结合部、光杆与钉头结合部的强度相对较薄弱,所述金属接骨板设有孔,孔与孔、孔与板的边缘之间设有薄壁,所述薄壁的强度相对较薄弱,为了提高所述骨科金属内植入物的局部较薄弱部位的强度,可在其局部表面设置高密度层。也可在其整体表面设置高密度层,以提高其表面光洁度和整体性能。
所述高密度层可采用挤压的方法获得,如滚压、震动、超声波、敲击等,使所述金属内植入物的表层晶粒细化,密度增高,并消除其内应力和提高表面光洁度,由此提高产品的疲劳强度、弯曲强度、结构和扭转刚度等性能,从而减少临床的金属内植入物扭曲、断裂等现象,进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与治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表面高密度骨科金属内植入物中,金属髓内钉系统实施方式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表面高密度骨科金属内植入物中,金属接骨板系统实施方式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表面高密度骨科金属内植入物中,脊柱固定器系统实施方式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表面高密度骨科金属内植入物中,金属骨钉实施方式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图4对本实用新型表面高密度骨科金属内植入物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表面高密度骨科金属内植入物,主要包括骨科金属内植入物,所述骨科金属内植入物主要包括金属髓内钉系统(1),金属接骨板系统(2),脊柱固定器系统(3),金属骨钉(4),所述金属髓内钉系统(1)主要由金属髓内钉(1-1),金属固定螺钉(1-2)组成,所述金属接骨板系统(2)主要由金属接骨板(2-1)和金属接骨螺钉(2-2)组成,所述脊柱固定器系统(3)主要由椎弓根钉(3-1),纵连杆(3-2),横连杆(3-3)组成,所述金属髓内钉(1-1)设有近端部(1-1-1)与远端部(1-1-2),近端部(1-1-1)与远端部(1-1-2)的结合部设有过度圆弧(1-1-3),所述近端部(1-1-1)较粗,远端部(1-1-2)较细,所述远端部(1-1-2)和所述圆弧(1-1-3)的强度相对较薄弱,所述金属骨钉(4)、金属固定螺钉(1-2)、金属接骨螺钉(2-2)、椎弓根钉(3-1)均设有螺纹,螺纹后端设有光杆,光杆后端设有钉头,所述螺纹、螺纹与光杆结合部、光杆与钉头结合部的强度相对较薄弱,所述金属接骨板(2-1)设有孔,孔与孔、孔与板的边缘之间设有薄壁,所述薄壁的强度相对较薄弱,为了提高所述骨科金属内植入物的局部较薄弱部位的强度,可在其局部表面设置高密度层。也可在其整体表面设置高密度层,以提高其表面光洁度和整体性能。
所述高密度层可采用挤压的方法获得,如滚压、震动、超声波、敲击等,使所述金属内植入物的表层晶粒细化,密度增高,并消除其内应力和提高表面光洁度,由此提高产品的疲劳强度、弯曲强度、结构和扭转刚度等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航维骨科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航维骨科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93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