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工艺孔的密封堵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70277.6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2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郎振华;朱晓洁;李正现;王洪忠;王伟;杜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6 | 分类号: | F16J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261205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工艺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工艺孔的密封堵头。
背景技术
工艺孔是发动机或其他铸造件上用于清砂、清理内腔而预留的铸造孔,当工件铸造完成后,通常需要将工艺孔封堵。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碗形塞进行封堵工艺孔。如图1所示,该图为现有技术中碗形塞的结构示意图。
该碗形塞1′为冲压而成的圆柱形结构,碗形塞1′的外径略大于工艺孔的直径。使用时,首先在工艺孔侧壁或碗形塞1′侧壁涂胶,然后将碗形塞1′压入承孔,二者形成过盈配合、产生密封压力,从而实现对工艺孔的封堵。
这种碗形塞1′的密封方式的可靠性较低,容易出现柴油机在碗形塞1′处渗水、渗油或渗防冻液等故障。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由于工艺孔侧壁在铸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毛刺,这些毛刺容易造成碗形塞1′密封面划伤,导致泄漏。
其次,在装配碗形塞1′时,一旦工艺控制不严格,会造成碗形塞1′偏斜,导致密封不严,也容易产生泄漏。
最后,这种碗形塞1′装配时需要涂胶,延长了生产节拍,同时,碗形塞1′的密封效果还受到涂胶均匀性、腐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有鉴于此,亟待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对现有技术中用于工艺孔的密封堵头做进一步优化设计,增强其与工艺孔的密封可靠性,避免产生泄漏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用于工艺孔的密封堵头,使其通过压头对膨胀塞的径向压胀力实现膨胀塞与工艺孔的过盈配合,大大增强了与工艺孔的密封可靠性,避免产生泄漏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工艺孔的密封堵头,包括用于安装于所述工艺孔内的膨胀塞和用于安装于所述膨胀塞内的压头;
所述压头安装前,所述膨胀塞外径小于所述工艺孔内径,所述压头外径大于所述膨胀塞内径;所述压头安装后、径向压胀所述膨胀塞,以使所述膨胀塞与所述工艺孔形成过盈配合。
安装过程中,先将膨胀塞放入工艺孔内,由于自然状态下膨胀塞的外径小于工艺孔的内径,因此可以较为准确地控制膨胀塞的放置角度。然后采用工装将压头压入膨胀塞内部,直到压头上表面与膨胀塞口部齐平。由于自然状态下压头外径大于膨胀塞内径,因此,压头在装入过程中会向膨胀塞施加径向的压胀力,以使膨胀塞径向发生膨胀,最终其外壁与工艺孔内壁挤压,形成稳定的密封带。
这种压胀式密封堵头的优点在于利用膨胀塞与工艺孔定位,装配式密封堵头可以平整地放入工艺孔,避免膨胀塞偏斜导致密封不严,压头的径向压胀力也非常均匀,能够保证膨胀塞与工艺孔的密封面均匀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也解决了碗形塞装配过程中的划伤问题,同时也节省了涂胶这一工艺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
优选地,所述膨胀塞外壁设有至少一个周向的环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膨胀塞外侧底端设有与所述工艺孔的倒角适配的外侧定位倒角。
优选地,所述膨胀塞内壁的顶端设有开口端倒角,所述压头外壁从底端到顶端依次设有配合面、第一定位倒角和膨胀面,所述配合面外径与所述膨胀塞内径相等,所述第一定位倒角与所述开口端倒角适配,所述膨胀面外径大于所述膨胀塞内径。
优选地,所述膨胀塞内壁的底端设有底端倒角,所述配合面的底端设有与所述底端倒角适配的第二定位倒角。
优选地,所述膨胀面外径从底端到顶端渐扩。
优选地,所述膨胀面上设有防止所述压头从所述膨胀塞中脱出的防脱部件。
优选地,所述防脱部件为向外侧凸出的凸起环,所述凸起环的横截面沿底端到顶端的方向渐扩。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碗形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密封堵头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3、图4分别为图2中压头、膨胀塞的立体图;
图5为图2所示密封堵头在压胀前的状态图;
图6为图2所示密封堵头在压胀后的状态图;
图7、图8分别为图5中压头、膨胀塞的剖面图。
图1中:
碗形塞1′;
图2至图8中:
膨胀塞1;环形凹槽11;外侧定位倒角12;开口端倒角13;底端倒角14;
压头2;配合面21;第一定位倒角22;膨胀面23;第二定位倒角24;防脱部件25;
工艺孔10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02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封
- 下一篇:垫片和用于提升机的滑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