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电子冷凝器内部的玻璃冷腔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70415.0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9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操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何如自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0 | 分类号: | F28F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朱俊跃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电子 冷凝器 内部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CEMS预处理水封系统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冷凝器内的玻璃冷腔。
背景技术
CEMS烟气在线连续监测系统广泛应用于建材、冶金、电力、环保、化工、空分、科研等领域,实现对优化控制、安全以及环保等要求。烟气在线连续监测系统的组成包括样气采集单元、样气预处理单元、反吹单元、PLC可编程控制单元、气体分析仪、烟尘浓度分析监测单元、辅助参数监测单元等,根据不同的应用及要求而配置有所不同。其中预处理阶段涉及到将高温高湿的烟尘气体转化为低温低湿气体的过程,为此,一般需要使用到热交换的设备以完成冷却过程,而对于CEMS预处理水封系统来说,需要使用电子冷凝器,而应用于其中的玻璃冷腔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但当前技术下的玻璃冷腔常常存在安装不便、排水口密封性不强、以及无法克服特殊情况下水流反冲等等需要保护的情况。因此,工业社会迫切需求一种能够便捷的安装且排水口具有良好密封性的玻璃冷腔。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创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子冷凝器内部的玻璃冷腔,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子冷凝器内部的玻璃冷腔,包括冷凝腔体、两个进气口、两个出气口、以及两个排水口,其中,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均设置于所述冷凝腔体上端面,所述排水口设置于所述冷凝腔体下端面,且所述排水口端部为光管状。
所述排水口包括一级排水口和二级排水口,且所述一级排水口的长度小于所述二级排水口的长度。
所述进气口、所述出气口、以及所述排水口均为空心管,且与所述冷凝腔体内部相通。
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端部均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进气口的长度小于所述出气口的长度。
所述进气口、所述出气口、以及所述排水口的开口方向位于同一条轴线上。
较佳的,所述的冷凝腔体整体呈一圆柱状。
较佳的,所述进气口、所述出气口、以及所述排水口均为直径12mm。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所述排水口不带外螺纹,完全以光管状的设置可与PVC软管进行连接,使得连接过程变得较为便捷,且排水口能够得到较为良好的密封效果;
(2)在具体应用中,所述一级排水口长度小于所述二级排水口的设置,更适合与水封罐进行连接,并在其之间设置保护罐以得到安全可靠的排水效果;
(3)所述进气口、所述出气口、以及所述排水口的开口方向位于同一条轴线上,使得整个冷凝过程更为顺利流畅;
(4)所述进气口长度小于所述出气口的长度,使得进行连接时便于辨识,不容易因难以辨识而产生严重后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子冷凝器内部的玻璃冷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子冷凝器内部的玻璃冷腔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会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中,相同构造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描述。
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子冷凝器内部的玻璃冷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子冷凝器内部的玻璃冷腔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所述玻璃冷腔包括冷凝腔体1、两个进气口2、两个出气口3、以及两个排水口4。其中,所述冷凝腔体1整体呈一圆柱状,内部具有冷凝液;所述进气口2和所述出气口3均设置于所述冷凝腔体1上端面,且所述进气口2和所述出气口3端部均设置有外螺纹用以连接;所述排水口4设置于所述冷凝腔体1下端面,且端部为光管状不带有外螺纹。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2、所述出气口3、以及所述排水口4均为直径12mm的空心管,且与所述冷凝腔体1内部相通;所述进气口2长度小于所述出气口3的长度。
所述排水口4包括一级排水口41和二级排水口42,且所述一级排水口41的长度小于所述二级排水口42的长度。
所述进气口2、所述出气口3、以及所述排水口4的开口方向位于同一条轴线上。
在CEMS烟气检测和预处理应用中,所述排水口4可通过连接PVC软管与水封罐相连,且所述一级排水口41处还可连接一保护罐进行冷凝保护。而高温高压气体经由所述进气口2进入所述冷凝腔体1内,在其内部与冷凝液进行热交换转换为低温高压气体,并经由所述出气口3排出所述冷凝腔体1,且经过热交换的冷凝液经由所述排水口4流出所述冷凝腔体1,从而起到制冷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何如自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何如自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04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推车式防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天然气锅炉冷凝式空气预热器用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