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膜耳机喇叭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70472.9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1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乃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朝阳聚声泰(信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机 喇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膜耳机喇叭。
背景技术
耳机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电子产品。如图1所示,耳机的喇叭通常包括盆架101、底座102、铁芯103、磁铁104、音圈105、振膜106、防尘盖107以及弹波108。当音圈105通电后,变成电磁体,随着信号的变化,电磁体产生的磁场会随着发生变化,与磁铁104产生作用力,连续驱动振膜106震动发声。
现有技术中的耳机喇叭都是只在一个方向上设置一个振膜,因此声音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有必要涉及出一种新的耳机喇叭,使其能够向两个方向传播。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向两个方向传播的双膜耳机喇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膜耳机喇叭,包括圆环状的外壳、磁铁、华司、音圈、第一振膜、第二振膜、防尘盖、下盖、第一弹波、第二弹波;其中磁铁固定在下盖上,所述音圈套在所述磁铁外侧;所述音圈的上端固定在位于上方的第一振膜上,另一端固定在位于下方的第二振膜上;所述防尘盖罩设在所述音圈的上方,所述第一弹波连接于所述音圈上端与所述外壳之间,所述第二弹波连接于所述音圈下端与所述外壳之间。
所述下盖包括同心设置的外圆环和内圆环,在所述外圆环与内圆环之间连接有连接杆。
所述磁铁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穿过所述内圆环并与所述内圆环螺纹连接。
所述华司设置在所述磁铁上方,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华司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柱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双膜耳机喇叭,当音圈通电后,变成电磁体,随着信号的变化,电磁体产生的磁场会随着发生变化,与磁铁产生作用力,连续驱动第一振膜、第二振膜震动发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耳机喇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耳机喇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膜耳机喇叭,包括圆环状的外壳201、磁铁204、华司211、音圈205、第一振膜206a、第二振膜206b、防尘盖207、下盖202、第一弹波208a、第二弹波208b;其中磁铁204固定在下盖202上,所述音圈205套在所述磁铁204外侧;所述音圈205的上端固定在位于上方的第一振膜206a上,另一端固定在位于下方的第二振膜206b上;所述防尘盖207罩设在所述音圈205的上方,所述第一弹波208a连接于所述音圈205上端与所述外壳201之间,所述第二弹波208b连接于所述音圈205下端与所述外壳201之间。
所述下盖202包括同心设置的外圆环202a和内圆环202b,在所述外圆环202a与内圆环202b之间连接有连接杆202c。
所述磁铁204设置在安装座212上,所述安装座212穿过所述内圆环202b并与所述内圆环202b螺纹连接。
所述华司211设置在所述磁铁204上方,所述安装座212与所述华司211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柱212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双膜耳机喇叭,当音圈通电后,变成电磁体,随着信号的变化,电磁体产生的磁场会随着发生变化,与磁铁产生作用力,连续驱动第一振膜、第二振膜震动发声。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朝阳聚声泰(信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朝阳聚声泰(信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04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