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科用窥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70541.6 | 申请日: | 201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0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杰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用窥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内科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窥镜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内科用窥镜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窥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它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它对医生非常有用。例如,借助内窥镜医生可以观察胃内的溃疡或肿瘤,据此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窥镜的临床应用如下:一、胃肠道疾病的检查:(1)食道:慢性食道炎、食道静脉曲张、食管道孔疝、食道平滑肌瘤、食道癌及贲门癌等。(2)胃及十二指肠:慢性胃炎、胃溃疡、胃良性肿瘤、胃癌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肿瘤。(3)小肠:小肠肿瘤、平滑肌肿瘤、肉瘤、息肉、淋巴瘤、炎症等。(4)大肠: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慢性结肠炎、结肠息肉、大肠癌等。二、胰腺、胆道疾病的检查:胰腺癌、胆管炎、胆管癌等。三、腹腔镜检查:肝脏疾病、胆系疾病等。四、呼吸道疾病的检查:肺癌、经支气管镜的肺活检及刷检、选择性支气管造影等。五、泌尿道检查:膀胱炎、膀胱结合、膀胱肿瘤、肾结核、肾结石、肾肿瘤、输尿管先天性畸形、输尿管结石、输尿管肿瘤等。现有的内科用窥镜装置多存在使用不方便,稳定牢固性不好,不利于临床应用等问题,为此,需要一种内科用窥镜装置,解决使用不方便,稳定牢固性不好,不利于临床应用等问题,使其使用方便,稳定牢固性好,安全性高,利于临床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科用窥镜装置,解决使用不方便,稳定牢固性不好,不利于临床应用等问题,使其使用方便,稳定牢固性好,安全性高,利于临床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科用窥镜装置,包括圆柱形的镜体,圆柱形的镜体的端部设有圆弧面,圆柱形的镜体的侧壁上设有一圈截面为凸字形的下凹槽,镜体的上部套设有圆柱筒形的防护套,防护套的端部设有圆弧面,防护套的下部的内侧壁上设有一圈截面为凸字形的下凸台,下凸台安装在下凹槽中;防护套的下部的外侧壁上均匀分布设有环形的把手;防护套的上部的外壁上设有一圈截面为凹字形的上凹槽,防护套的端部套设有圆弧形的保护层,保护层的底部的内侧壁上设有一圈截面为凹字形的上凸台,上凸台安装在上凹槽中;圆柱形的镜体的下部的外侧螺旋绕设有采集管,采集管的上端开口,采集管的下端封闭。
在以上方案中优选的是,把手的数量为两个。
还可以优选的是,环形的把手采用圆环形的把手或方环形的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内科用窥镜装置,能够解决使用不方便,稳定牢固性不好,不利于临床应用等问题,其使用方便,稳定牢固性好,安全性高,利于临床的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科用窥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镜体,2为防护套,3为把手,4为保护层,5为采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显然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不同的变型和改型而不超出后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实用新型更宽的精神和范围。因此,以下实施例具有例示性的而没有限制的含义。
实施例:
一种内科用窥镜装置,包括圆柱形的镜体1,圆柱形的镜体1的端部设有圆弧面,圆柱形的镜体1的侧壁上设有一圈截面为凸字形的下凹槽,镜体1的上部套设有圆柱筒形的防护套2,防护套2的端部设有圆弧面,防护套2的下部的内侧壁上设有一圈截面为凸字形的下凸台,下凸台安装在下凹槽中;防护套2的下部的外侧壁上均匀分布设有环形的把手3;防护套2的上部的外壁上设有一圈截面为凹字形的上凹槽,防护套2的端部套设有圆弧形的保护层4,保护层4的底部的内侧壁上设有一圈截面为凹字形的上凸台,上凸台安装在上凹槽中;圆柱形的镜体1的下部的外侧螺旋绕设有采集管5,采集管5的上端开口,采集管5的下端封闭。
在以上实施例中,把手3的数量为两个。
在以上实施例中,环形的把手3采用圆环形的把手或方环形的把手3。
本实用新型的内科用窥镜装置,采集管5采用外部设有刻度层的透明弹性软管,采集管5与镜体1之间设有胶层,把手3上设有把手套,上凸台与上凹槽之间、下凸台和下凹槽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杰,未经李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05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系统
- 下一篇:一种能控制发光亮度的LED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