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字形架体提升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71166.7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7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姚建平;杨永平;金文;戚万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南汇建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3/62 | 分类号: | B66C23/6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潘志龙 |
地址: | 2013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字形 提升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结构网架屋盖安装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网架屋盖安装用的人字形架体提升设备。
背景技术
钢结构网架屋盖工程目前广泛应用于建设工程,其网架屋盖整体安装方法有很多种,如:整体吊装、整体顶升、整体提升等,以上方法均存在一些技术上缺陷。
例如:整体吊装的方法对起吊设备性能要求较高,需使用超大型吊装设备,费用昂贵,进出场不便,且对周边环境和停机地耐力等要求也较高;整体顶升的安装方法容易发生偏转,对导向措施要求很高,且费用也较高;常规的整体提升安装方法对提升设备自身安装要求高,同步性较难控制,提升过程中安全风险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运输方便,可轻便简单的安装于排架柱和抗风柱上便可提升使用,拆卸也较容易,提升过程中同步性较易控制的人字形架体提升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人字形架体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1、小尾架2、电动葫芦4、定滑轮5、动滑轮6、上转向滑轮7、下转向滑轮8、跑绳钢丝绳9、第一锚绳10、第二锚绳11、转轴15、立柱16、主支架基座底板17、小尾架基座底板18;
所述主支架1包括第一片架101、第二片架102,所述第一片架101与第二片架102的底部通过转轴15相连,所述转轴15通过所述主支架基座底板17固定在所述立柱16的顶部内侧,所述第一片架101与第二片架102的顶端分开并通过所述第一锚绳10相连;所述第二锚绳1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片架101相连,所述第二锚绳11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立柱16的底部;所述第二片架102的顶端设有定滑轮5,所述定滑轮5的下方连有动滑轮6;
所述小尾架2的下端通过所述小尾架基座底板18固定在所述立柱16的顶部外侧,所述小尾架2的顶部向所述立柱16的外侧方向倾斜,所述小尾架2的顶部设有上转向滑轮7,所述立柱16的底部外侧还设有下转向滑轮8,所述立柱16的中上部外侧设有电动葫芦4;
所述跑绳钢丝绳9的一端与所述定滑轮5相连,所述跑绳钢丝绳9的另一端与所述动滑轮6相连后,依次穿过所述定滑轮5、上转向滑轮7、下转向滑轮8后与所述电动葫芦4相连。
所述立柱16的上部外侧还设有辅助滑轮3,所述辅助滑轮3与所述跑绳钢丝绳9相接触。
所述第一片架101的顶端向所述立柱16的外侧方向伸出并位于所述小尾架2顶端的外侧上方,所述第二片架102所在平面与所述立柱16的顶面所在平面的夹角为55度~58度,优选56.58度。
所述第一片架101包括2根主支撑钢管1011、连接短管1012、横向支撑管1013,所述2根主支撑钢管1011的顶部通过所述连接短管1012相连,所述横向支撑管1013的两端固定在所述2根主支撑钢管1011的中部之间,所述2根主支撑钢管1011的底端即为所述第一片架101的底部,所述第一锚绳10固定在所述连接短管1012上;所述第二片架102与所述第一片架101的结构对称。
所述第二锚绳11的下端通过所述地锚钢丝绳13固定在所述立柱16的底部。
在所述立柱16的底部与所述地锚钢丝绳13之间,设有固定在所述立柱16上的弧形钢板20。
所述立柱16的底部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地锚钢丝绳13滑动的角钢21。
所述第一片架101、第二片架102的长度分别为5500mm~6500mm;所述第一锚绳10的长度为5800mm~6200mm。
所述跑绳钢丝绳9的一端与所述定滑轮5相连,所述跑绳钢丝绳9的另一端在所述动滑轮6与定滑轮5之间环绕行走2圈,依次穿过所述定滑轮5、上转向滑轮7、下转向滑轮8后与所述电动葫芦4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工厂定型化、工具化加工制作,运输方便,可轻便简单的安装于排架柱和抗风柱上便可提升使用,拆卸也较容易。提升过程中同步性较易控制,采用同一只控制柜进行一键式控制,且成本较低,可周转使用。适用于跨度大、吨位重、高度高、周围环境复杂的排架结构的钢结构网架屋盖整体提升安装工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主支架在立柱顶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小尾架的外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小尾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南汇建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南汇建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11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轮电杆吊运车
- 下一篇:一种楼道垃圾清理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