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多功能视野辅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72363.0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7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朱一鸣;石教学;苟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0 | 分类号: | B60R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多功能 视野 辅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多功能视野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的视野辅助系统一般是在车辆头部安装红外摄像头,在车辆的左、右后安装白光摄像头。红外摄像头夜视时可视距离远,不需要光线也能成像,但画面不真实,无法满足对成像画面要求高的特殊情况。而白光摄像头的可视范围在5米以内,且仅能在白天泊车以及低速行驶时使用,车辆夜间泊车或高速行驶时车辆的视野辅助系统的效果并不理想。且由于传统的视野辅助系统安装在车头部的红外摄像头不可转动,前视视场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视效果良好、侧视和后视同时具备白天和夜视功能的大视场车辆多功能视野辅助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车辆多功能视野辅助系统,包括设置在车身头部的微光与红外视野辅助装置、设置在车身左右两侧以及尾部的白光与红外视野辅助装置、控制面板、MCU处理单元、电源和显示屏,所述微光与红外视野辅助装置内设有微光组件和第一红外组件,所述白光与红外视野辅助装置内设有白光组件和第二红外组件,所述电源输出端分别与控制面板和MCU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多个信号输出端与MCU处理单元连接,所述MCU处理单元与微光组件、第一红外组件、白光组件、第二红外组件以及显示屏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微光与红外视野辅助装置内部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水平视角的方位调整电机和用于调节俯仰角的俯仰调整电机,所述方位调整电机和俯仰调整电机均与MCU处理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微光与红外视野辅助装置内设置有用于对镜头除霜的第一除霜加热器,所述第一除霜加热器与MCU处理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白光与红外视野辅助装置内设置有用于对镜头除霜的第二除霜加热器,所述第二除霜加热器与MCU处理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白光组件镜头朝向车辆侧前方。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红外组件镜头朝向车辆侧后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车头处安装微光与红外视野辅助装置,红外夜视的可视距离远,不需要光线也能成像,微光夜视画面真实。通过控制面板可以在红外夜视和微光夜视中任意切换,使得前视装置能够更好地满足成像需求。同时,方位调整电机和俯仰调整电机扩大了微光与红外视野辅助装置的水平视场和上下坡时的垂直视场。而左侧、右侧和后侧安装白光与红外视野辅助装置,白光组件镜头朝向车辆侧前方,第二红外组件镜头朝向车辆侧后方,消除了驾驶员白天行驶的视野盲区,并具有显示夜间车体两侧后面的景象的功能。微光与红外视野辅助装置、白光与红外视野辅助装置的摄像头内均安装了发热丝,可防止镜头起雾影响视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原理图;
图中:1—微光与红外视野辅助装置,2—白光与红外视野辅助装置,3—电源,4—MCU处理单元,5—控制面板,6—显示屏,7—滤波器,8—电压转换器,9—第一红外组件,10—第二红外组件,11—微光组件,12—白光组件,13—第一除霜加热器,14—第二除霜加热器,15—方位调整电机,16—俯仰调整电机,17—白光组件镜头,18—第二红外组件镜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公司,未经东风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23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客车后视镜防刮雨结构
- 下一篇:车辆并线提示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