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误登带电线路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72816.X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6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伟;马海峰;郭玉良;张世杰;张首军;杨梅;潘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鹤岗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4108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带电 线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配)电线路同塔双回线路或平行并架线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误登带电线路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防止误登带电线路的解决办法是用红绿色标及戴相关色标的袖标及专责监护人做好监护,但这种方法不能从技术角度解决平行线路或并架的误登问题,即使在有红绿色标的同塔双回的线路上也只能通过监护人员和工作人员细心检查,而没有相关的技术措施或语音提示等问题,当工作人员或监护人员疏忽大意就可能产生误登带电线路、误入带电部分或造成人身感电、高空坠落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误登带电线路的装置。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止误登带电线路的装置,其组成包括:线路上的条形码、扫码枪,所述的线路上的条形码为粘贴于杆号牌上为全公司每一条线路设置的一个唯一编码,所述的扫码枪采用内置电池无线扫码、无线传输、自带内存及读写口的机器。
所述的防止误登带电线路的装置,与所述的扫码枪匹配的是一台能设置其相应功能及数据读取的主机,扫码枪装有语音提示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防止了工作人员误登带电线路;并能有效地检查巡视人员是否对设备进行实地检查,工作前必须对作业线路的条形码进行扫码,在扫码的同时也查看了工作地点的杆号牌,也就增加了一道可靠的保险措施,另外还可要求运行人员巡视检查线路时,每巡查到一级线路必须对本线路条码进行扫码,扫码后的信息将时时传到服务器上,确保了巡视检查的到位情况,防止了对巡视是否到位无法监管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扫码枪具有时时传送、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操作简单、持续供电时间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线路上的条形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 A腿;2 — D腿;3 —甲线条码及色标牌;4 —乙线条码及色标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防止误登带电线路的装置,其组成包括:线路上的条形码、扫码枪,所述的线路上的条形码为粘贴于杆号牌上为全公司每一条线路设置的一个唯一编码,所述的扫码枪采用内置电池无线扫码、无线传输、自带内存及读写口的机器。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防止误登带电线路的装置,与所述的扫码枪匹配的是一台能设置其相应功能及数据读取的主机,扫码枪装有语音提示模块。
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防止误登带电线路的装置的操作方法,其步骤是:首先为全公司的每一条线路设置一个编码(如:220kV线路为220**、110kV线路为110**、35kV线路为035**、10kV线路为010**),在所有线路上都装设其相应的条形码,且在同塔双回的线路上分别粘在爬梯的左右两侧,工作出发前,由工区管理人员在无线扫码枪中设置好所工作线路的条码,并发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在登杆前要用无线扫码枪对所登线路的条形码进行扫描,在其发出正确的指令后方可进行登杆(塔),当无线扫码枪发出警告信号时,工作人员要立即停止登杆(塔),认真核对线路名称、编号,有效避免了误登杆(塔)情况的发生,同时工区也可通过查看扫码的次数,来检查工作人员是否按要求进行工作;另外,应用此技术还可对运行人员巡视设备的情况进行检查,如:某个人要巡视六级杆(塔),他就要在不同的时间里进行六次扫码,单位的管理人员通过时时上传的数据,就能知道巡视人员扫码的时间和次数,而了解其走动的行程,防止了因人员巡视不到位引发的设备故障及无法监控巡视人员出现的不巡、漏巡,因缺陷发现不及时而造成事故的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鹤岗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鹤岗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28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纹识别装置、设有该装置的触摸屏及终端设备
- 下一篇:指纹加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