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力机叶片翼型族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73021.0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3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毛峰;丁可琦;张日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北大工道创新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南京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3D11/00 | 分类号: | F03D11/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胡建华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机 叶片 翼型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力机叶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力机叶片翼型族。
背景技术
目前全国可利用风能资源区一半以上是低风速资源区,为这些地区设计的风力机都呈现塔筒高、风轮直径大的特点,与相同功率的小转轮直径的风力机相比,在结构强度方面往往需要另外的设计。为了能达到与高风速相同的产能必须加长叶片,同时需要降低叶片弦长来限制叶片的载荷。为了保证相同的出力,唯一的途径是提高翼型升力系数,因而翼型的结构性能和空气动力学性能,尤其是最大升力系数,是针对低风速风场风力机叶片设计成败的关键。高升力风力机翼型族对我国低风速风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非常重要。
对于在长叶片的风力机翼型,需要有大的相对厚度来提高叶片的结构刚度;考虑风力机的环境条件,翼型的最大升力系数对前缘粗糙度不敏感;同时因为装配和制造因素,翼型需要有一定的前缘半径及尾缘厚度。这些限制条件都是提高翼型最大升力系数的障碍。目前的风力机翼型若用于长叶片的风力机,存在厚翼型对前缘粗糙度敏感、失速特性不佳、最大升力系数较低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风力机叶片翼型族,该翼型族改善了厚翼型对前缘粗糙度敏感程度、失速特性、最大升力系数等因素,能够满足用于低风速风资源的风力机对翼型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风力机叶片翼型族,包括第一、二、三翼型;
所述第一、二、三翼型均包括前缘、尾缘、吸力面和压力面,以及厚度、弯度和弦长;
所述各翼型厚度为吸力面和压力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各翼型弦长为各翼型前缘和后缘之间的距离,各翼型弯度为中弧线离开几何弦线的最大距离,其中,几何弦为前后缘的连线,中弧线为吸力面和压力面的中点连线;
所述第一、二、三翼型的轮廓是无量纲二维坐标平滑连接形成的封闭曲线,无量纲二维坐标分别是第一、二、三翼型的压力面和吸力面上各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与该翼型的弦长的比值。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二、三翼型的最大弯度 位置分别在距各翼型前缘67.6%、74.1%和64.4%弦长处。由于弯度后置,减缓了前缘附近的逆压梯度,使得本翼型族中的各翼型的最大升力系数较同等厚度翼型能够提高5%-1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第一、二、三翼型包括相对厚度,所述相对厚度为各翼型最大厚度与弦长的比值;所述第一、二、三翼型的相对厚度不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二、三翼型的相对厚度分别为23%、27%和32%。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各翼型的最大厚度的位置在距各翼型前缘30.2%、30.4%和24.5%弦长处。通过约束最大厚度以及最大厚度的位置,保证本实用新型翼型族各个翼型间几何和气动兼容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各翼型的尾缘厚度为从前缘至尾缘弦长的0.6%、0.8%和1.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各翼型的压力面后部均为S型后加载方式。
风力机翼型最重要的两个性能要求是对前缘粗糙度不敏感以及良好的失速性能。要降低对前缘粗糙度的敏感,风机翼型与航空翼型相比往往需要减小翼型上半部分的厚度,为了能够产生和原翼型相同的升力,所以压力面的后部呈现S型实现后加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风力机叶片翼型族几何结构特点满足了应用于低风速风场的大型风力机叶片对厚翼型的需求,有效地提高了厚翼型的气动特性,在满足结构特性的同时提高了翼型最大升力系数,最大升阻比,降低翼型对前缘粗糙度敏感性。同目前存在的厚翼型相比,在相同的出力条件下,可以明显改善叶片的结构性能,降低叶片面积从而降低极限工况下静载荷,从而能够加长叶片增加扫风面积,更多的捕获风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风力机叶片翼型族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翼型几何形状图;
图3是第二翼型几何形状图;
图4是第三翼型几何形状图;
图5是雷诺数=6000000时第一翼型的升阻力特性曲线图;
图6是雷诺数=6000000时第一翼型的极曲线图;
图7是雷诺数=6000000时第二翼型的升阻力特性曲线图;
图8是雷诺数=6000000时第二翼型的极曲线图;
图9是雷诺数=6000000时第三翼型的升阻力特性曲线图;
图10是雷诺数=6000000时第三翼型的极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北大工道创新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南京创新研究院,未经南京北大工道创新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南京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30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洋温差能液力发电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窗式风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