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中桥主减速器壳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74266.5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0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德红;徐安健;陈作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 | 分类号: | F16H57/02;F16H57/029;F16H5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侯懋琪 |
地址: | 40112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中桥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中桥主减速器壳,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我国道路状况越来越好,发动机技术往大功率方向发展,而车桥向小速比方向发展,因此公路载货车的行驶速度往高速化发展,这必然对车桥上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要得到充分的润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中桥中的轴间差速器位置较高,其内的运动零件如行星轮齿、半齿轮齿、行星轮齿垫片、半齿轮齿垫片都无法直接使用齿轮油进行浸泡润滑,而往往只能通过在主减壳上开设润滑通道,将被动锥齿轮运转过程中飞溅起来的润滑油引入轴间差速器润滑运动零件。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中桥主减速器壳,包括中桥主减速器壳体、被动锥齿轮、轴间差速器、后半轴齿轮,其结构为:所述中桥主减速器壳体上设有前部进油口,中桥主减速器壳体底部设有出油口,所述进油口设置于被动锥齿轮的正下方。
为了能够将进入的齿轮油引入到储油池中,本实用新型还做了如下改进:所述中桥主减速器壳体的输入轴内部设有油道,所述油道一端与轴间差速器连接,另一端与后半轴齿轮连接。
为了能防止齿轮油溢出保证轴间润滑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做了如下改进:所述中桥主减速器壳体上设有油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中桥主减速器壳中增加了油道设计,将被动锥齿轮运转过程中飞溅起来的的齿轮油通过油道引入油池中,并在主减壳中增加了油封,防止了齿轮油的泄漏,最终齿轮油进入轴间差速器,润滑轴间差速器总成,提高了齿轮组件的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前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附图3是中桥减速器总成三维示意图;
附图4是轴间差速器润滑通道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记所对应的部件分别为:主减速器壳体1、被动锥齿轮2、进油口3、出油口 4、油道5、油封6、、轴间差速器7、后半轴齿轮8。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中桥主减速器壳,包括中桥主减速器壳体1、被动锥齿轮2、轴间差速器7、后半轴齿轮8,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桥主减速器壳体1上设有前部进油口3,中桥主减速器壳体1底部设有出油口4,所述进油口3设置于被动锥齿轮2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中桥主减速器壳体1的输入轴内部设有油道5,所述油道5一端与轴间差速器7连接,另一端与后半轴齿轮8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桥主减速器壳体1上设有油封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42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WIFI门磁报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门磁装置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