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低振动不锈钢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74449.7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7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肖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安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16 | 分类号: | F16C19/16;F16C33/58;F16C33/32;F16C33/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倪继祖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不锈钢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特别涉及一种超低振动不锈钢轴承。
背景技术
国内轴承振动加速度分别为Z、Z1、Z3、Z4、ZP3和ZP4等级别,振动速度分别为V、V1、V2、V3和V4五个级别。目前,国产轴承能批量生产的最高精度为P4级轴承,而国产P4级轴承的振动加速度指标仅能达到Z2级,部分仅能达到最低的Z级;振动速度仅能达到最低要求的V级。
轴承的振动分为外部振源所引起的和由轴承本身结构特点及缺陷引起的。前者无论轴承正常与否,都会产生振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振动系统的传递特性,而后者则反映了轴承的精度水平。批量生产超低振动轴承已经成为困扰整个国内轴承工业的共同难题,由于不能满足轴承应用特殊场合的产品性能要求(例如卫星的指向精度和相机的成像质量),并且受到轴承振动指标的制约,所以迫切需要提高产品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超低振动的轴承,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轴承振动过高,产品性能不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超低振动不锈钢轴承,包括可分离的内套圈、外套圈、保持架和若干个滚动体,所述内套圈的外壁和外套圈的内壁上设有轴承滚道,所述滚动体通过所述保持架均匀排列在所述内套圈和外套圈的轴承滚道之间;
所述保持架呈环形结构,其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球形兜孔,所述滚动体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球形兜孔之中,所述球形兜孔的间隙与保持架的引导间隙的比值为1.05-1.5,所述轴承的接触角为13°-17°;
所述内套圈、外套圈和滚动体采用9Cr18Mo制成,所述保持架采用多孔含油聚酰亚胺制成。
上述的一种超低振动不锈钢轴承,其中,所述内套圈和外套圈的轴承滚道均匀涂布一层氟化石墨,且其表面粗糙度小于Ra0.03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轴承的内套圈、外套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均使用了特制材料,不仅可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而且大大降低了轴承的振动;同时,采用了特定的球形兜孔间隙与保持架引导间隙以减弱保持架超前或滞后于球的碰撞,减小往复摩擦力,使保持架趋向于无规划的运动,从而使保持架不出现啸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中示出了一种超低振动不锈钢轴承,包括完全可分离的内套圈1、外套圈2、保持架3和若干个滚动体4,内套圈1的外壁和外套圈2的内壁上设有轴承滚道,滚动体4通过保持架3均匀排列在内套圈1和外套圈2的轴承滚道之间,内套圈1和外套圈2的轴承滚道均匀涂布一层氟化石墨,且其表面粗糙度小于Ra0.032。参照GJB268A-2000,内套圈1和外套圈2的轴承滚道和滚动体4表面在40倍显微镜下检查不得有划伤、夹杂等缺陷。
保持架3呈环形结构,其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球形兜孔5,所述滚动体4一一对应设置于球形兜孔5之中,球形兜孔5的间隙与保持架3的引导间隙的比值为1.35,轴承的接触角为15°。
内套圈1、外套圈2和滚动体4采用9Cr18Mo制成,9Cr18Mo采用双真空重熔工艺制得,保持架采用多孔含油聚酰亚胺制成,聚酰亚胺保持架浸油甩油后含油率不低于10%wt,甩油时离心加速度值不小于800g。
对于本实用新型,选择了合适的球兜孔间隙与保持架引导间隙的比值,因此可以减弱保持架超前或滞后于球的碰撞,减小往复摩擦力,使保持架趋向于无规划的运动,从而使保持架不出现啸声。内套圈1和外套圈2的轴承滚道均匀涂布一层氟化石墨,且内套圈1、外套圈2和滚动体4采用双真空重熔9Cr18Mo制成,保持架采用多孔含油聚酰亚胺制成,这些特殊的材料均可使轴承各接触面间的摩擦减小,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且降低了轴承的振动。
为了证明本实用新型中的超低振动不锈钢轴承相比于现有技术更优秀,特列出本实用新型中的超低振动不锈钢轴承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安轴承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安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44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