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水连接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75051.5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6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肯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24/5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连接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防水连接器结构,特别是指一种防水性极佳且组装便利的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讯号线接头的防水结构,如台湾专利公告第M339824号「可组装式之防水接头结构」新型专利案所揭示者,「其主要是由:管体、迫紧套环、对接套筒、第一垫圈及第二垫圈所组成,其中该管体一侧外环面上形成有外螺纹,且相邻外螺纹位置处设有可包覆定位一第一垫圈之延伸部,且延伸部外部套接有迫紧套环,另于远离迫紧套环另侧之管体上为锁接有对接套筒,且管体与对接套筒之间定位有一第二垫圈,当讯号线定位于管体内时,可使第一垫圈及第二垫圈密封住管体与迫紧套环,以及管体与对接套筒之缝隙处,达到气密、防水、抗拉力之功效。」
另有台湾专利公告第I382614号「连接器」发明专利案所揭示者,……「其设有具第1连接线的一插座和一设有具第2连接线的插头,该插座具备:从圆筒形的一方开口部将沿着周方向之至少一部位以最深部成为V字状的方式进行切除而形成的缺口部、从前述开口部之沿着周方向的至少一部位突出且前端形成大致V字状的第1导引部、以及于前述圆筒形的侧面部在和前述插头嵌合时进行卡止钩止之钩止部;该插头具备:插入嵌合于前述缺口部且前端形成大致V字状的第2导引部、在与前述插座嵌合时用来卡止前述钩止部之爪部;该第1连接线及前述第2连接线之至少任一方,是具有芯线、被覆该芯线之第1绝缘部、进一步被覆该第1绝缘部之第2绝缘部而构成之三层构造的缆线;于该缆线和该插座、插头之至少任一方连接时,是藉由一缆线密封件迫紧于该第1、2绝缘部而形成一防水机制。」
然而,上述利用第一、二垫圈或缆线密封件设置在于要防止渗水的缝隙内,不但在组装上较为费事,且其容易受外在其它因素(例如:组装不良、老化变形)而影响整体的防水效果。
有鉴于常见讯号线接头的防水结构有上述缺点,发明人乃针对前述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连接器结构,是在公、母接头端子分别与传输线电连接之后再分别依序将一公、母接头内模与一公、母接头外模直接成型在前述公、母接头端子外周侧,藉由此种直接成型的加工方式可有效防止水份由外部直接渗入公、母接头端子及传输线内,达成提升整体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连接器结构,利用相互套接结合的公接头内模及母接头外模上分别对应环设有相对应的防水凸缘,利用各防水凸缘相对嵌合抵顶,可形成一防水机制,以防止水份由公接头内模及母接头外模之间通过渗入公、母接头端子内,达到进一步的防水效果。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实行的技术手段包括:一公接头模块,公接头模块是由一公端子接头、一公接头内模及一公接头外模所组成,所述公端子接头一端是连接在一传输线端部,此公端子接头另一端设有与前述传输线形成电连接的至少一凸出的导电端子,且前述公端子接头中段外周侧环设有至少一环凹槽,所述公接头内模是直接成型包覆在前述公端子接头及传输线连结的部位,且在公接头内模内侧设有一嵌入前述环凹槽的垫圈,而前述公接头外模是直接成型包覆在前述公接头内模外周侧;一母接头模块,母接头模块是由一母端子接头、一母接头内模及一母接头外模所组成,所述母端子接头一端连接在另一传输线端部,此一母端子接头另一端设有与前述另一传输线形成电连接且对应在前述导电端子的端子插孔,所述母接头内模是直接成型包覆在所述母接头端子及传输线连结的部位,在该母接头内模接近端子插孔的一侧设有能套合在公接头内模外周侧的收容空间,所述母接头外模是直接成型包覆在前述母接头内模外周侧,在此一母接头外模接近端子插孔的一侧设有能套合在公接头外模外周侧的收容空间。
依上述结构,所述公接头内模在接近导电端子一端的外周侧环设有至少一防水凸缘,而前述母接头内模在收容空间内周侧设有防水凹缘,藉由此防水凸缘嵌入防水凹缘以形成隔绝水份流通的结构。
依上述结构,所述公接头外模在接近导电端子一端的外周侧设有至少一定位凸部,而前述母接头外模在收容空间内周侧设有相对应的定位凹孔,藉由前述定位凸部卡入定位凹孔内,能使前述公、母接头外模形成不易松脱的结合。依上述结构,所述公接头内模于中段外周侧环设有少一环凸缘,使此一公接头外模成型后能保持与该公接头内模紧密的结合。
依上述结构,所述母端子接头于中段外周侧环设有至少一环凸缘及至少一环凹缘,使前述母接头内模成型后能保持与该母端子接头紧密的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肯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肯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50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