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75192.7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4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强;应灵洁;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赛加得传感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14 | 分类号: | H01H50/14;H01H50/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继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方案中,继电器输出触点数不足,外接设备少,不可外接扩展模块。也很少存在全电压输入,也不存在对单通道和双通道的可选性及短路触点间检测功能和电路冗余设计。对外部接入的监控设备少,和安全等级防护低,可靠性差等缺点。
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和缺点,主要受到以下几点因素:技术要求比较高;研发成本及研发周期长;对现场使用要求低。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继电器的电源模块大多是直流电模块,需要接入交流电时,需要额外接入整流桥,为继电器的安装和使用造成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继电器,以解决现有的继电器的电源模块仅有直流模块或交流模块的一种,造成的安装麻烦。
第一方面,一种继电器,包括壳体,所示壳体内部设有继电器控制模块,所述壳体表面设有用于连接用电负载的接线端子,所述接线孔与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包括直流电源模块和交流电源模块,所示直流电源模块设有第一直流电源输入端和第二直流电源输入端,所述交流电源模块设有第一交流电源输入端和第二交流电源输入端,所述接线端子设有第一接线孔、第二接线孔、第三接线孔和第四接线孔,所述第一直流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接线孔连接,所述第二直流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接线孔连接,所述第一交流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三接线孔连接,所述第二交流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四接线孔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端子为可插拔锁螺丝接线端子。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包括:继电器线圈和继电器开关,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线圈连接,所述继电器线圈设有复位端和接线输入端,所述继电器线圈与所述继电器开关电磁耦合,所述继电器开关、第一电源输入端、第二电源输入、复位端和接线输入端均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还包括辅助输出安全触点,所述辅助输出安全触点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继电器开关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一触点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触点与所述第二开关的一触点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另一触点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壳体的两侧边均设有两个接线端子。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壳体设有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壳体还设有与所述继电器线圈连接的第二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所述壳体将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封装在壳体内,在壳体的表面设有接线端子,因此将继电器控制模块的继电器线圈以及继电器的触点和连接线封闭在壳体内,避免外力或氧化腐蚀损坏继电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交直流多可以接入,但交流电和直流电的输入端是彼此独立的。直流24V,交流240V。
进一步,所述电源模块也封装在壳体内,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直流输入端和第二直流输入端与接线端子、第一交流输入端和第二交流输入端,因此,设置合理数量的接线端子或在接线端子的不同接线孔做出适当的标识,例如正极和负极的符号,能够避免电源模块与外界电源极性接反。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赛加得传感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赛加得传感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51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