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螺杆式对中机构和托梁装置的U形梁挤压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276495.0 申请日: 2015-05-04
公开(公告)号: CN204657337U 公开(公告)日: 2015-09-23
发明(设计)人: 林本顺 申请(专利权)人: 林本顺
主分类号: B21D47/01 分类号: B21D47/01;B21D5/06;B21D37/10;B21D43/00;B21D45/0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50500 福建省福***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螺杆 机构 装置 挤压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机械加工制造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衡器生产的专用设备即一种U形梁挤压机。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一种U形槽钢梁(简称U形梁),是现有汽车衡器秤台制造中重要组成部分,是秤台构造中主要承重梁,几十吨、上百吨的汽车载荷主要由这些不同数量和强度的U形梁焊接组成秤台来承担;根据载荷大小不同,这些U形梁的高度、长度不同,有的板厚不同,有的宽度不同;目前衡器生产厂家主要常用U形梁规格是根据不同吨位配套不同高度和长度的U形梁,高度一般在250mm至500mm,长度一般在4m至9m,宽度各厂家不一,一般在200mm至300mm,每个厂家常用U形梁宽度一般相同,也有个别产品使用不同宽度U形梁;现有衡器厂家加工这些U形梁都是靠人工抬着带钢(坯料是带钢)在折弯机(一种标准机床)上一道道折出来的,需要反复多道折弯才能成形;常用的U形梁中较长的一条梁重达400kg左右,需要五至六人强劳动力才能操作,一般U形梁也要3~4个工人操作,劳动强度大;很多厂家不得不把长梁改为多节短梁再拚焊而成,效率低、质量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落后技术而提供一种带螺杆式对中机构和托梁装置的U形梁挤压机,是一种专用设备,所要解决技术问题是:所述挤压机是用模具一次压制而成的U形梁,必须脱模方便,产品下架要便捷,要达到成品率高、产品质量好、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小、少用劳动力,节约生产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螺杆式对中机构和托梁装置的U形梁挤压机,包括机架1、折弯油缸2、上模具4、下模具7、托梁装置60、液压系统30、螺杆式坯料对中机构8、珠式助推装置9,多个所述折弯油缸2的缸体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横梁的油缸法兰座13上;所述折弯油缸2活塞杆通过活塞连接座26与所述上模具4连接;所述下模具7通过L形压板75和螺栓77与机架1连接,这样允许机架上下模具固定螺孔16位置较大偏差,都能把下模具7固定在正确位置,而且利用L形压板75的弹性作用,使下模具连接更牢固;所述托梁装置60连接在机架1和下模具7之间,托梁装置60包括多个脱模油缸5、一块脱模板6、多个托梁滚601,当脱模油缸工作时,伸出活塞杆带动脱模板上升,当脱模板上升到位后,托梁滚也会随着伸出到脱模板的上表面;U形梁在下模具7内挤压成形后,会被紧紧卡在下模具槽内,需要托梁装置60中的脱模板把U形梁顶出来;所述珠式助推装置9连接在下模具7上,当坯料推进来时候,压在珠式助推装置9上的滚珠93上,由于滚珠可以沿着各个方向灵活转动,这样不管纵向还是横向移动坯料就很轻松方便;两套所述螺杆式坯料对中机构8连接在机架的对中机构安装口18上,并使螺杆式坯料对中机构8中的左移动臂81和右移动臂82位于下模具7两边接近对称位置,通过微调调节臂814使之和右移动臂82与下模具7的中心线保持对称距离,这样当坯料推进来时,只要摇动螺杆式坯料对中机构中的手轮87,使左移动臂81和右移动臂82同步往内移动,就可以把坯料移动到下模具7的中心位置,完成了坯料对中工作,坯料对中了,挤压出 来的U形梁尺寸对称,产品合格;所述液压系统30设置在机架1上部或可独立设置在机架附近,通过油路连接到折弯油缸2和脱模油缸5,通过液压油路系统控制相应油缸工作;坯料通过起重机吊运过来,把坯料一端从机架侧面进料口插入到下模具7上面,插入一半后卸下起重机钩头,再人工把坯料完全推入下模具上方进行压制成形;当坯料在下模具内压制成形后,必需先升起上模具4后才能再升起脱模油缸5(这个顺序条件可通过油路自锁系统来控制),这样成形的U形梁会紧紧卡在下模具槽内,可避免产生夹上模具问题;然后再升起脱模板6,把成形的U形梁从下模具7内脱模;由于托梁装置60中设置有多个托梁滚601,当U形梁从下模具7脱模后,此时多个托梁滚601都伸出脱模板6的上表面,托着U形梁底部,每个托梁滚601都能灵活转动,产生了助推作用,这样操作人员就能很方便轻松地把成形的U形梁从托梁滚601上方推出机架,再用起重机吊走,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本顺,未经林本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64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