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敏感人工皮肤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77255.2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4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双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9/02 | 分类号: | B25J19/0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敏感 人工 皮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传感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柔性敏感人工皮肤。
背景技术
人的皮肤是一个很大的感觉器官,能感知触觉,痛觉等多种感觉,其中触觉的感知尤为重要,通过分布于表层中的迈斯纳触觉小体和皮肤深层的巴西尼环层小体等触觉感官器官接受外界刺激,并且进行能量转换,把物理能量转换成神经化学能量,由于与这些触觉小体相连接的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层的中央区,即触觉皮质感受区,经分析综合产生触觉。
类似于人的皮肤,机器人皮肤指的是大面积,柔软,带有数据处理能力的微型阵列,可以覆盖在机器人表面,用以感知外部环境,机器人敏感皮肤可实现对外界物理量的定量检测。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要求机器人皮肤所采用的触觉传感器应当具备多物理量采集功能,这正是现今机器人敏感皮肤研究领域的重点。
已有用于机器人、机械臂上的常规触觉传感器主要是压阻式、压电式和光学式等结构,其主要材料是硅和金属;由于已有的触觉传感器重量大、结构复杂而缺乏柔顺性,令其感度的调节受较大限制。
近年来也开发了一些柔顺而且质量轻的人工皮肤,如PVDF(聚偏氟乙烯)等高分子压电材料,由于其材质柔韧、低密度、低阻抗和高压电电压常数等优点近年来受备受关注,且迅速发展应用于水声超声测量、压力传感等方面;其不足之处是:自身的压电应变常数偏低,电荷泄露而令其感度不够高,使其推广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又比如,导电橡胶等压阻材料,其具有体压效应:电阻率随着受压增大而减小;与表面压阻效应:橡胶表面与电极为非完全接触,两者间存在一个表面接触电阻,接触电阻的打消受橡胶与电极间的接触程度的影响,导电橡胶受力被压缩,导致微观下橡胶表面与电极进一步接触,从而两者间的接触面积增大,表面电阻减小;导电橡胶受力拉伸则导致橡胶表面与电极部分分离,两者之间接触面积减小,表面接触电阻增大;
以上两种阻性效应导致几点明显的不足:电极和导电胶件的接触电阻变化有滞后现象,非线性特性、灵敏度差,容易受电磁干扰。
此外,已有的机器人皮肤起初仅为检测三位力而设计,是由一块一块单独的传感器单元附着在一个柔性材料上组成的,每一个传感器单元都不是柔性的,不能兼有人类皮肤的柔韧性和多维敏感性特征,且具有造价昂贵,信号处理复杂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了满足机器人皮肤的高感度、柔韧性与多功能化的要求,更近接地模拟人类肤质的触觉感观,提出一种柔性敏感人工皮肤,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柔性敏感人工皮肤,包括由导电单体按一定比例与高分子掺杂复合而成的复合层,镀设于复合层两面电极层,以及包裹于电极层外表的外表层,所述导电单体至少包括导电微弹簧。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的复合层、电极层与外表层均为柔软材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导电单体还包括导电纤维和/或导电颗粒。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电极层包括以电镀或化学镀的方式镀设于复合层表面的导电线路,以及紧贴遮盖于导电线路表面的高分子薄膜,所述导电线路为若干相互平行的金属、碳或其它导电介质的线阵列。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复合层两面电极层的导电线路互成垂直关系。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越性体现在:利用导电碳纤维与高分子复合技术,不仅兼有人类皮肤的柔韧性和多维敏感性特征,满足机器人皮肤的高感度、柔韧性与多功能化的要求,而且更近接地模拟人类肤质的触觉感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柔性敏感人工皮肤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柔性敏感人工皮肤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柔性敏感人工皮肤的电极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柔性敏感人工皮肤的等效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导电物体与柔性敏感人工皮肤的距离和传感信号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导电物体接触柔性敏感人工皮肤的形变量和传感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双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双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72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