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光效的内窥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77702.4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8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涛 |
主分类号: | A61B1/07 | 分类号: | A61B1/07;A61B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张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光效 内窥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窥镜,特别涉及一种高光效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检查术是一种允许以微创的方式查看患者身体的内部特征部位的技术。在医学上,内窥镜检查术允许采集人体的内部特征部位的高品质图像而不需要创伤性手术。内窥镜检查术的基本工具是内窥镜,其被插入将要查看的患者身体。
作为现有的内窥镜的光源,一般将该光源配置在内窥镜插入部的前端,通过照明透镜直接对被检部位进行照明,为了使光源产生热量的有效扩散,内窥镜插入部的前端部构成较大。可是,在医疗用内窥镜,为了降低患者的痛苦而要求使插入部的前端尽可能的细小,因此,光源在尺寸上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使用的效果不佳。一种改进方式是将光源配置在操作部的内部,通过光导纤维将光引导至插入部的前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从操作部到插入部有一段无用的光程,造成光源发出的光的不必要的浪费,使得光效的使用效率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光效的使用效率比较低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光效的内窥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高光效的内窥镜,包括光源装置、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一第一旋转件、一第二旋转件,所述光源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所述光源装置包括光源、反光装置、光纤以及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包括固定管和光路管,所述固定管位于光路管轴向前端且两者相互贯通,所述插入部的固定管前端开有一槽孔,所述第二旋转件套在固定管上且通过该槽孔贯通固定管,所述光源嵌置于第一旋转件靠近光源装置一侧底部处开设有的过槽内,其通过光纤连接反光装置,所述反光装置通过所述第二旋转件连接所述插入部。
优选地,所述光路管为光导纤维。
优选地,所述高光效的内窥镜包括一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控制所述转动装置和光源装置。
优选地,所述光源装置进一步包括一镜头组件,所述镜头组件位于所述插入部后端,所述光路管至少有两根,一根连接光源装置,另一根与镜头组件和/或电子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反光装置包括一体成型制作的引导件、反光件以及安装件,所述引导件和转换件通过安装件安装到所述第二旋转件下部。
优选地,所述引导件靠近光纤一侧面开有一通光槽,所述光纤通过该通光槽与该引导件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反光件是一全反射棱镜。
优选地,所述光源装置包括一亮度调节器,所述亮度调节器位于第一旋转件过槽前端,所述亮度调节器和光源配合。
优选地,所述光源为LED光源。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借助光源装置和第二旋转件的设置,把第二旋转件直接与光源装置的插入部的固定管相贯通,同时还借助光纤和反光装置的设置,使得光源发出的光得以高效的转向传输进第二旋转件以及插入部的光路管,缩短了无效光程的距离,避免了光能量的不必要损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光源装置的光效利用率。同时,该光源采用LED光源,相比于传统的卤素灯或者疝气灯,大大减小了光源的体积。此外,由于LED灯本身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因此,其能耗也比较低,更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光效的内窥镜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光效的内窥镜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光效的内窥镜1的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光效的内窥镜1的转动装置的电机、轴承以及调焦螺旋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光效的内窥镜1的部分光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涛,未经张文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77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