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液密封接头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77800.8 | 申请日: | 2015-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7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陈蔚兴;马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5/00 | 分类号: | F16L2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彭程程;沈林华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接头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气液密封接头。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气液密封接头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在航空发动机燃滑油和空气系统中,许多管路是穿过发动机机匣与外部管路连接的,在管路之间常采用带法兰边的普通接头连接,接头的法兰边连接在机匣的安装座上,接头一端与管路采用胶圈密封,另一端与管路密封接头连接。
这种管路连接结构在两个部位存在泄漏的隐患,一是密封接头连接部位,该处泄漏可在管路外部观察到,二是胶圈密封部位,因该处泄漏在法兰接头内部,存在不便检测发现的缺陷,影响发动机正常安全工作和发动机故障的快速排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液密封接头和发动机,以解决现有的管路连接结构胶圈密封部位是否发生泄漏不容易检测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液密封接头,气液密封接头开设有贯通的燃油腔,气液密封接头首端包括用于与外部管路连接的管接嘴,燃油腔在气液密封接头尾端处的内径大于在管接嘴处的内径以容纳外界伸入的燃油管。
燃油腔的内壁设有两个抵持燃油管外壁用于与燃油管形成密封结构的密封圈,燃油腔的内壁在两个密封圈之间开设有贯通气液密封接头外壁的检测孔,检测孔通过活动塞体密封。
进一步地,管接嘴的外壁设有螺纹。
进一步地,检测孔与燃油腔垂直连通。
进一步地,检测孔在靠近气液密封接头外壁处外扩形成连接口,活动塞体设置于连接口内。
进一步地,连接口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活动塞体包括垫圈以及与内螺纹配合的螺钉。
进一步地,燃油腔的内壁设有两个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密封槽。
进一步地,管接头的尾端还包括密封垫,密封垫的内缘设有环形凸部,环形凸部延伸至靠近管接头尾端的密封槽内,并与密封圈相抵。
进一步地,密封圈为橡胶密封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机匣和上述的气液密封接头,机匣包括燃油管,燃油管伸入气液密封接头的燃油腔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管接嘴与外部管路连接,外界的燃油管伸入气液密封接头的气液密封接头尾端。燃油腔内壁的两个密封圈对燃油管形成密封。检测时,将活动塞体拔出使得检测孔与燃油腔内壁连通,若燃油腔内有液体溢出或气体逸出,则说明密封圈密封不严,气液密封接头存在泄漏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密封接头结构紧凑简单,无需将整个气液密封接头拆卸,便可快速和方便的检测密封圈部位是否存在泄漏隐患。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气液密封接头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发动机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燃油腔;200、管接嘴;300、燃油管;400、检测孔;500、密封垫;600、机匣;110、密封圈;120、密封槽;410、活动塞体;420、连接口;411、垫圈;412、螺钉;510、环形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液密封接头,气液密封接头开设有贯通的燃油腔100,气液密封接头首端包括用于与外部管路连接的管接嘴200,燃油腔100在气液密封接头尾端处的内径大于在管接嘴200处的内径以容纳外界伸入的燃油管300。燃油腔100的内壁设有两个抵持燃油管300外壁用于与燃油管300形成密封结构的密封圈110,燃油腔100的内壁在两个密封圈110之间开设有贯通气液密封接头外壁的检测孔400,检测孔400通过活动塞体410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78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