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带全部冷热源且外输冷热媒的溶液式全空气空调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78728.0 | 申请日: | 2015-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2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拴强;刘凯敬;杨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格瑞力德空调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044 | 分类号: | F24F3/044;F24F3/14;F24F1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部 热源 外输冷 热媒 溶液 空气 空调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带全部冷热源且外输冷热媒的溶液式全空气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由于技术水平有限和节能意识不强,导致空调在各个应用领域中的能耗不断增加,其中以建筑领域最为严重。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建筑物能耗占全球能源消耗的38%,而在有中央空调的建筑物中,中央空调的能耗约占总能耗的70%。其中,空调机组电耗约占空调总电耗的50%左右,风机盘管末端设备的电耗约占中央空调总电耗的10-20%。由于大部分建筑的中央空调实际热负载在绝大部分时间内远比设计负载低,且主机、辅机和末端舒适度三者未能实现合理动态调节,导致系统效率低,电能浪费严重,故装有空调的建筑能耗也会逐年增长。
传统空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缺点:
1.传统空调系统,只负责建筑的冷热负荷,不能向外界提供冷或热量,作用单一化。如今人们对日常的生活用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若根据各种不同的冷、热需求分别单独配置设备,投资很高、系统复杂且存在严重的高耗能问题。
2.大量占用建筑空间、设备机房,民用建筑、工业项目的实际有效使用面积约为75~85%,其中空调系统占用了8~12%的建筑面积(如集中冷热源机房、空调机房、水管道井、风井等)。
3.从冷热源到空调机组,在到末端房间(或工艺处理),管路连接过长、过复杂,存在建设周期长、成本大、组成复杂、占用一定建筑面积等问题,同时也是导致传统空调能效系数难以有效提升的原因;4.传统中央空调必须包括冷热源、输配系统、空调机组等三大环节,机理上存在设备环节多、运行管理复杂(对运行管理人员技术要求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带全部冷热源的全空气空调机组。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自带全部冷热源且外输冷热媒的溶液式全空调机组包括冷或热源单元、新风热湿处理单元、混风热湿处理单元;
所述冷或热源单元,用于为处理空气热湿负荷提供全部的冷量或热量,并向机组外输出冷媒和热媒;
所述新风热湿处理单元,利用溶液式空调技术能对新风进行降温、除湿处理或加热、加湿处理;
所述混风热湿处理单元,能对回风和新风的混风进行降温、除湿处理或加热处理;
所述冷或热源单元,包括压缩机、膨胀阀以及制冷剂循环管路,制冷剂循环管路包括第一主管路、第二主管路、第三主管路和第四主管路,第一主管路通过第一制冷剂输入支路与新风热湿处理单元连接,新风热湿处理单元,通过第二主管路与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制冷剂输入支路与混风热湿处理单元连接,从混风热湿处理单元流回的制冷剂通过第二制冷剂输出支路流入第二主管路;第一主管路通过第三制冷剂输入支路输出冷媒,冷媒通过第三制冷剂输出支路与第二主管路连接;
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三主管路,第三主管路通过第四制冷剂输入支路与空气热湿处理单元的第二连接端连接,空气热湿处理单元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四制冷剂输出支路与第四主管路连接,第四主管路与第一主管路相连通;第三主管路通过第五制冷剂输入支路输出热媒,热媒通过第五制冷剂输出支路与第四主管路连接,第三主管路通过第五制冷剂输入支路与进出机组的冷却或换热系统的输入端连接,进出机组的冷却或换热系统的输出端通过第五制冷剂输出支路与第四主管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新风热湿处理单元是基于溶液式空气处理技术的冷却除湿、加热加湿模块和再生模块。
更进一步的,所述新风热湿处理单元由溶液式的冷却除湿或加热加湿模块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混风热湿处理单元是基于表冷式空气处理技术的冷冻降温除湿、表面换热式加热等空气温度、湿度处理的模块与模块组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混风热湿处理单元由冷冻式的冷却除湿或加热盘管组成。
进一步的,还包括全空气热湿处理单元,所述空气热湿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制冷或制热装置、第二制冷或制热装置、溶液调湿单元、溶液再生单元以及循环管路;第一制冷或制热装置位于新风热湿处理单元的第一连接端上,第一制冷或制热装置与溶液调湿单元中流出的盐溶液连接;第二制冷或制热装置与混风进行接触,用于冷却或加热进出机组的混风;还包括第三制冷或制热装置和第四制冷或制热装置,第三制冷或制热装置位于新风热湿处理单元的第二连接端上,并且与溶液再生单元中的盐溶液连接,第四制冷或制热装置与进出机组的冷却或换热系统连接,且向机组外输出热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格瑞力德空调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格瑞力德空调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87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高效吸湿机
- 下一篇:散热网罩、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