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易偏移的塑料凳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79410.4 | 申请日: | 2015-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5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鸿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鸿铭 |
主分类号: | A47C5/12 | 分类号: | A47C5/12;A47C7/02;A47C7/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易 偏移 塑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日常用品,具体地说是指一种不易偏移的塑料凳。
背景技术
在坐具当中,马扎是最早出现的,是凳子的前身,在凳子上加一个靠背就衍变成了椅子。凳子在民间的称谓叫杌凳。最初用来踩踏上马、上轿时使用,所以也称马凳、轿凳。民间俗称的名字中,还有“武凳”,因为习武之人坐如钟,不需要倚靠什么,因此得名。凳子用料简单,用途广泛,所以比椅子流传的数量大。凳子的形状很丰富,出现的早期是长方形,一直延续到明代,到了清代变成方形。
凳子按材料通常可分为竹凳、木凳、石凳、塑料凳、玻璃凳,绝缘凳等,以塑料凳为例,塑料凳以其质轻、方便、价格等优势,使用最广泛,每年的用量也大,现有塑料凳一般包括凳面和四个凳脚,该四个凳脚和凳面为一体成型,在使用时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凳体质轻,在受到外力不小心触碰后,容易偏动,不够平稳,而且在黑暗环境中,不方便寻找其所处的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易偏移的塑料凳,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塑料凳在受到外力不小心触碰后,容易偏动以及不方便寻找的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易偏移的塑料凳,包括凳面和四个凳脚,该四个凳脚和凳面为一体成型,还包括四个负重块,该四个负重块分别对应地装设于四个凳脚的内侧壁上,每个负重块为外包有橡胶层的负重铁块。
每个负重块位于凳脚底部的内侧壁上。
所述凳面上表面设有荧光片。
所述凳面包括凳面基板和可更换的坐面板,该凳面基板的中部开设有与坐面板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坐面板可抽动地装配于安装槽上,并且该坐面板的上表面和凳面基板的上表面持平。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塑料凳结构设计新颖,实用性强,采用四个负重块设计在凳脚的内侧壁上的设计,塑料凳在受到外力不小心触碰后,也不容易偏移,够平稳。而且在凳面上表面上的荧光片的设计,在黑暗环境中(如停电处境中),也方便寻找其所处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其中一个凳脚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凳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不易偏移的塑料凳,包括凳面1和四个凳脚2,该四个凳脚2和凳面1为一体成型,还包括四个负重块3,该四个负重块3分别对应地装设于四个凳脚2的内侧壁上,每个负重块3为外包有橡胶层的负重铁块。每个负重块3位于凳脚2底部的内侧壁上。所述凳面1上表面设有荧光片4。所述凳面1的外侧壁上还设有用于放置小电器(如手机等)的容纳体5。
参照图1和图4。所述凳面1包括凳面基板10和可更换的坐面板11,该凳面基板10的中部开设有与坐面板相适配的安装槽100,所述坐面板11可抽动地装配于安装槽100上,并且该坐面板11的上表面和凳面基板10的上表面持平。该坐面板11可抽动地安装于凳面基板10上的设计,使得更加的实用,夏季和冬季都可以使用,当夏季的时候,所述坐面板11可采用竹子或者塑料材料制成,使得人们坐着感受到冰凉清爽;当冬季的时候,所述坐面板11可主要采用保暖的柔软棉布或者皮革材料制成,使得人们坐着感受到温暖舒适。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鸿铭,未经陈鸿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94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