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79837.4 | 申请日: | 2015-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7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何华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华琼 |
主分类号: | H02S10/12 | 分类号: | H02S10/12;H02S20/32;H02S40/30;F03D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光 互补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风光互补是一套发电应用系统,该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方阵、风力发电机将发出的电能存储到蓄电池组中,当用户需要用电时,逆变器将蓄电池组中储存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通过输电线路送到用户负载处,是风力发电机和太阳电池方阵两种发电设备共同发电,风光互补发电站采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风光互补发电站系统主要由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方阵、智能控制器、蓄电池组、多功能逆变器、电缆及支撑和辅助件等组成一个发电系统,将电力并网送入常规电网中,夜间和阴雨天无阳光时由风能发电,晴天由太阳能发电,在既有风又有太阳的情况下两者同时发挥作用,实现了全天候的发电功能,比单用风机和太阳能更经济、科学、实用,适用于道路照明、农业、牧业、种植、养殖业、旅游业、广告业、服务业、港口、山区、林区、铁路、石油、部队边防哨所、通讯中继站、公路和铁路信号站、地质勘探和野外考察工作站及其它用电不便地区。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很好地利用了绿色能源,缓解了地球能源的衰竭进度,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现有技术中,风光互补发电装置还存在很多缺陷,风力发电装置和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不能调节,从而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风能和太阳能,不仅降低了能源的利用效率,还影响了人们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中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顶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上表面中央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且第二转轴和太阳能电池板之间形成一个三十度至四十五度的夹角,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边缘设有光线传感器,所述第一转轴的上部安装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左端通过第三转轴连接有叶片,所述第三转轴的左端设有风向传感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充电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光线传感器、发电机和风向传感器均电性连接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分别电性连接风光互补控制器和控制器,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电性连接充电电池,所述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顶部设有警示灯,且警示灯电性连接充电电池。
优选的,所述叶片为螺旋状或平面状。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支架。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顶部焊接有套环,且套环活动套接于第一转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风光互补发电装置通过光线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可以自动判断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受光面积的角度和叶片的最大受风角度,通过微处理器和控制器配合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可以自动调节太阳能电池板和叶片的角度,从而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风能和太阳能,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方便人们使用,实现了风光互补发电的智能化,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底座、2第一电机、3第一转轴、4第二电机、41第二转轴、5太阳能电池板、6光线传感器、7发电机、71第三转轴、72叶片、8风向传感器、9微处理器、10充电电池、11风光互补控制器、12控制器、13警示灯、14支架、15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华琼,未经何华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98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中管理式智能光伏微电网系统
- 下一篇:电机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