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胆电热开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1013.0 | 申请日: | 2015-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8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周锦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锦昌 |
主分类号: | F24H1/18 | 分类号: | F24H1/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44250 | 代理人: | 梁红缨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 开水 | ||
1.一种双胆电热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水位感应器(1)、加热胆(2)、第一电子开关阀(4)、下水位感应器(5)、第一电加热器(6)、第一温控器(7)、第二电子开关阀(9)、控制线路板(10)、水位感应器(11)及开水贮水胆(14);其中
所述上水位感应器(1)设在加热胆(2)的上部;
所述下水位感应器(5)设在加热胆(2)的下部;
所述第一电子开关阀(4)设有加热胆(2)的进水管上以便控制进水管的通断;
所述第一电加热器(6)及第一温控器(7)分别设在加热胆(2)的底部;
所述加热胆(2)与开水贮水胆(14)通过连接管道(3)连通;
所述第二电子开关阀(9)设在连接管道(3)上以便控制连接管道(3)的通断;
所述水位感应器(11)设在开水贮水胆(14)中;
所述控制线路板(10)分别与上水位感应器(1)、下水位感应器(5)、
第一温控器(7)、第一电子开关阀(4)、第二电子开关阀(9)及水位感应器(11)电连接,控制线路板(10)分别接收上水位感应器(1)及下水位感应器(5)感应的加热胆(2)的水位以控制第一电子开关阀(4)的通断,控制线路板(10)接收第一温控器(7)感应到的加热胆(2)内的水温度信号以控制第一电加热器(6)的工作,控制线路板(10)接收水位感应器(11)感应的开水贮水胆(14)的水位以控制第二电子开关阀(9)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胆电热开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水贮水胆(14)的下方还分别设有第二电加热器(12)及第二温控器(13),所述第二温控器(13)与控制线路板(10)电连接,所述控制线路板(10)接收第二温控器(13)感应到的开水贮水胆(14)内的水温度信号以控制第二电加热器(12)的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胆电热开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管道(3)上设有水泵(8),所述控制线路板(10)控制水泵(8)的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双胆电热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线路板(10)包括直流工作电源、单片机(MCU)、第一至第五三极管(Q1-Q5)、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带常开触点的第一继电器(J1)、带常开触点的第二继电器(J2)、第二至第十三电阻(R2-R13)、第三电容(C3)及第四电容(C4);其中所述直流工作电源为各电器元件提供直流工作电源;所述单片机(MCU)的型号为SN8P2733,单片机(MCU)的1脚接地,单片机(MCU)的2脚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及第一继电器(J1)的一端电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及第一继电器(J1)的另一端与直流工作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加热器(6)与第一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1)串联后接市交流电;单片机(MCU)的3脚通过第三电阻(R3)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及第二继电器(J2)的一端电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及第二继电器(J2)的另一端与直流工作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加热器(13)与第二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J2-1)串联后接市交流电;所述上水位感应器(1)与第四电阻(R4)串联后一端与单片机(MCU)的7脚电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下水位感应器(5)与第五电阻(R5)串联后一端与单片机(MCU)的8脚电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水位感应器(11即S3)与第六电阻(R6)串联后一端与单片机(MCU)的19脚电连接,另一端接地;单片机(MCU)的9脚通过第七电阻(R7)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电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水泵(8)的一端电连接,水泵(8)的另一端接直流工作电源;单片机(MCU)的5脚通过第十二电阻(R12)与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电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第一电子开关阀(4即W1)的一端电连接,第一电子开关阀(4)的另一端接直流工作电源;单片机(MCU)的6脚通过第十三电阻(R13)与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电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第二电子开关阀(9)的一端电连接,第二电子开关阀(9)的另一端接直流工作电源;所述第三电容(C3)与第八电阻(R8)并联后一端分别与单片机(MCU)的11脚及第一温控器(7)的一端电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温控器(7即S4)的另一端接直流工作电源;所述第四电容(C4)与第九电阻(R9)并联后一端分别与单片机(MCU)的12脚及第二温控器(13即S5)的一端电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温控器(13)的另一端接直流工作电源;所述第十电阻(R10)与复位开关(K1)串联后一端与单片机(MCU)的23脚电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一电阻(R11)与按键开关(K2)串联后一端与单片机(MCU)的22脚电连接,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锦昌,未经周锦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10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质颗粒锅炉
- 下一篇:一种热水器优化节水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