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药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1265.3 | 申请日: | 2015-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7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熊道文;熊珊;李勇;童纯清;杜成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中南水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李发军 |
地址: | 4100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药反应器,主要适用于需要加药反应的反应器,且所加药剂适合通过风送曝气至加药反应器中。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需要加药反应的加药反应器,由于加药装置通过加药管直接将药液加入反应器中,易造成反应器内药剂浓度局部不均匀,反应效果大打折扣。以芬顿氧化法处理污废水为例:
芬顿氧化法处理污废水是利用H2O2和Fe2+混合而成的强氧化剂对污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等进行非选择性氧化处理。其主要通过酸性条件下,利用Fe2+作为H2O2的催化剂,生成具有很强氧化性且反应活性很高的羟基自由基(·OH),羟基自由基在水溶液中与难降解有机物生成有机自由基使之结构破坏,最终氧化分解。同时Fe2+被氧化成Fe3+产生混凝沉淀,将部分有机物凝结而去除,主要反应如下:
Fe2+ +H2O2→Fe3+ +OH-+?OH
Fe3+ +H2O2+OH-→Fe2+ +H2O+?OH
Fe3+ +H2O2→Fe2+ +H+ +HO2
HO2+H2O2→H2O+O2↑+?OH
由此可见,芬顿处理法是一种反应较复杂的化学氧化法,处理效果好,但芬顿法对药剂的比例控制有较严格的要求,其对反应体系的控制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反应池或设备内的水力条件及药剂的投加十分关键。
目前常用的芬顿处理技术中对二价铁和双氧水投加普遍通过加药装置直接将药剂投加到废水中,然后通过搅拌反应。这种药剂投加方式要使得药剂完全混合均匀需要一段时间,这就使药剂投加初期容易造成局部药剂浓度过高且不均匀,从而使得局部的药剂配比不满足最佳的芬顿反应要求。上述现象将导致副反应作用程度增大,从而使得相当一部分的芬顿试剂被无效的消耗掉,药剂的有效利用率不高,处理效果也相对较差。为了达到预定的处理效果,只能通过投加更多的药剂,从而使得运行成本升高;芬顿试剂中的重要部分为二价铁,二价铁的投加量过多会造成污泥量的大量增多,污泥的后续处理负担加重,且污泥后续处理处置的费用也随之提高。
因此,针对当前芬顿处理存在的问题,基于目前通用的芬顿处理技术上,有必要开发高芬顿处理工艺及设备,提高芬顿设备对芬顿药剂的有效利用率,同时提高处理效果,降低运行成本,降低污泥产生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加药反应器,该加药反应器可有效提高试剂的有效利用率,提升处理效率,同时可减少试剂的投加量,降低运行成本及后续污泥处理负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加药反应器,其结构特点是,包括反应槽体,设置在反应槽体内的至少一根曝气管,以及通过风管与曝气管连通的送风装置;所述风管通过加药管与加药装置相连;所述反应槽体上部设有配液槽,在反应槽体的底部与配液槽之间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进液端与反应槽体的底部的循环口通过管道连通,该循环泵的出液端与配液槽的进液口连通。
由此,药剂通过加药管进入风管后,再送风装置通过曝气管送至反应槽内,然后启动循环泵循环,这种加药方式相对于传统直接加药后搅拌更加均匀,有效提高了试剂的有效利用率,提升了处理效率,同时可减少了试剂的投加量,降低了运行成本及后续污泥处理负担。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
为了适应需要加多种药剂的情况,所述加药装置为多个,每个加药装置通过单独的加药管与相应的风管连通。
为了保证药剂更均匀地被送风装置送至曝气管处,每根所述加药管上均装有雾化器,经过雾化后的药剂更容易与反应槽内的液体均匀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配液槽的顶端高度高于反应槽体內液面的高度,由此,泵送的液体越过配液槽顶端,然后进入反应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中南水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中南水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12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