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用梭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1947.4 | 申请日: | 2015-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1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卢明立;刘航;王磊;陈乃巨;赵建芝;陈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天明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7/14 | 分类号: | B62D7/14;B62D7/16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王彦明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用梭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井下运输设备,特别是一种煤矿井下用梭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煤矿资源整合的进一步延伸,我国大型煤矿的机械化、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在现有使用连续掘采机的后续设备中梭车是最重要的设备,主要功能是将连续掘采出的煤装入其料箱内并运行至给料破碎机的受料端,所以梭车的行走、转向、卸料就成为十分重要的技术。目前,梭车主要工作为连续掘采机的后续工作,经常在工作环境恶劣、巷道空间狭窄、要求转弯半径小、工作面路面为未硬化路面的条件下工作,由于梭车本身的整车长度较长、自重较大等诸多因素,不能使梭车在巷道内自如的转动,这样,给梭车的正常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不能满足矿上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紧凑、转向自如,可满足矿上使用要求的煤矿井下用梭车。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煤矿井下用梭车,包括底座,在底座前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前行走轮,在底座后部左右两侧设有后行走轮,在每个行走轮上均安装有轮边减速机,其特点是:所述底座设有转向架,转向架包括通过前下转向臂铰接在两个前行走轮轮边减速机之间的前转向横拉杆、通过后下转向臂铰接在两个后行走轮轮边减速机之间的后转向横拉杆,以及设置在前转向横拉杆与后转向横拉杆之间的中间联动轴,中间联动轴、前转向横拉杆和后转向横拉杆的轴向均平行设置,在中间联动轴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左、右三角转向臂,所述中间联动轴的两端分别与左、右三角转向臂的下部拐角铰接,在右三角转向臂的中部拐角与底座之间安装有左转向油缸,在右后行走轮的轮边减速机上设有驱动后行走轮转向的后上转向臂,在后上转向臂与右三角转向臂的上部拐角之间铰接有右纵拉杆,在左三角转向臂的中部拐角与底座之间安装有右转向油缸,在左前行走轮的轮边减速机上设有驱动前行走轮转向的前上转向臂,在前上转向臂与左三角转向臂的上部拐角之间铰接有左纵拉杆,左纵拉杆与右纵拉杆的轴向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前上转向臂与后上转向臂均水平设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前、后下转向臂均设置为竖向转向臂。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前上转向臂固定在左侧前下转向臂上方的前行走轮轮边减速机上。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后上转向臂固定在右侧后下转向臂上方的后行走轮轮边减速机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行走的过程中实现转向同步连动、四轮同步转向、转弯半径小、机动灵活可靠、转向自如。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中间联动轴为中心,在前后转向横拉杆、左右纵拉杆、左右三角转向臂、前后下转向臂、前后上转向臂、左右转向油缸的同步运行与配合下,使梭车转向时,在巷道转向空间小的情况下完成整车的左右转向,本实用新型机构紧凑、运转自如,可在井下巷道内转向自如,是理想的煤矿井下梭车转向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向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天明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天明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19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后地板
- 下一篇:一种动力转向油壶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