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压热水锅炉和水-水换热器组合作为热源的供暖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283509.1 申请日: 2015-05-05
公开(公告)号: CN204611899U 公开(公告)日: 2015-09-02
发明(设计)人: 姚长利 申请(专利权)人: 姚长利
主分类号: F24D3/02 分类号: F24D3/02;F24D3/10;F24H1/22
代理公司: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代理人: 王淑玲
地址: 021410 内蒙古自治区呼*** 国省代码: 内蒙古;1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热水锅炉 换热器 组合 作为 热源 供暖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中供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压热水锅炉和水-水换热器组合作为热源的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城镇单体(小体量)建筑供暖通常采用无压热水锅炉作为热源的供暖系统。该供暖系统中,采用循环水泵抽吸锅炉水为系统整个水循环提供动能支持,并且起到降低锅炉内压力的效果;使用启闭阀作为循环水泵停运时,切断供暖系统和锅炉连接的专用设备,以防止供暖系统压力传导到锅炉。

基于前述特征,传统的无压热水小锅炉作为热源的供暖系统存在以下弊端:其一,由于循环水泵的工作温度不能超过80℃,而循环水泵又必须与锅炉的出水口相连通,因此,锅炉内的最高水温也要低于80℃。由于循环水起始温度较低,同样的热量需求下,在散热终端势必需要设置更多的散热器,使得供暖系统搭建成本大幅提高,且造成能源资源浪费。其二,由于启闭阀其自身的独特结构设计,竖向和水平方向通道面积比正常通道面积减少50%,并且开启阀瓣需要克服其内部弹簧压力,阻力较大,额外能耗增加。其三,启闭阀故障率高,导致供暖系统稳定性差。其四,由于无压热水小锅炉作为热源的供暖系统,无压热水锅炉不能承压,所以不能按95℃/70℃常规设计,导致无压热水锅炉不能应用到规模较大的供暖系统,限至了无压热水锅炉的应用。

综上所述,现有的无压热水小锅炉作为热源的供暖系统存在不能按95℃/70℃常规设计、无压热水锅炉不能应用到规模较大的供暖系统、“循环起始水温受限无法调高”、“散热片多搭建成本高”、“启闭阀阻力大额外能耗高”以及“启闭阀故障率高供暖系统稳定性差”等等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去除了启闭阀、并且无压锅炉可以按照95℃/70℃热水供暖制式设计的无压热水锅炉和水-水换热器组合作为热源的供暖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无压热水锅炉和水-水换热器组合作为热源的供暖系统包括无压热水锅炉、水-水换热器、散热终端和循环水泵;所述无压热水锅炉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水换热器的供热端入水口通过管路二连通,所述无压热水锅炉的入水口与所述水-水换热器的供热端出水口通过管路一连通,无压热水锅炉和换热器供热终端依靠自然压力形成热水循环环路;所述水-水换热器的吸热端出水口与所述散热终端的流入口通过管路三连通;所述散热终端的流出口与所述循环水泵的入水口通过管路四连通;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水换热器的吸热端入水口通过管路五连通。

基于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压热水锅炉和水-水换热器组合作为热源的供暖系统中的无压热水锅炉通过水-水换热器间接向散热终端提供热源。其中,无压热水锅炉仅需要通过管路一和管路二即可实现自循环,无需像传统技术一样将循环水输送至水平位置非常高的散热终端,可以略去抽吸无压热水锅炉水的循环水泵。同时为了加快循环流量,亦可在管路一上增设循环泵。循环水泵安装在管路四上,通过循环水泵的水流已经经过了散热终端进行散热,因而水温较低,降低到设计值70℃,因而不会对循环水泵造成影响,降温之后的水经过循环水泵加压,重新输送至水-水换热器,加热到95℃作为合格热媒再循环。由于略去了抽吸无压热水锅炉内热水的循环水泵或者将循环水泵设置在管路一上,故无压热水锅炉内的水温不再受限,可以调节至95℃。更优选的方案,所述水-水换热器可以使水源热泵,能够将其供热端较低的水温的热量富集至吸热端的循环水,这样无压热水锅炉内的水温即便不设置在95℃这个较高的温度,水源热泵的吸热端的循环水一样能够达到较高的水温。同样的供热需求下,较高的水温提供了更高的热量输送,故散热终端的散热器数量可以按需减少,大幅降低了供暖系统的搭建成本。同时,本发明的供暖系统略去了启闭阀,也一并解决了启闭阀带来的“启闭阀阻力大额外能耗高”以及“启闭阀故障率高供暖系统稳定性差”该技术问题。无压热水锅炉和水-水换热器组合为热水供暖系统热源,制备95℃/70℃热水,供供暖系统使用。无压热水锅炉循环系统和用户供暖系统用水—水换热器间接换热,不管用户供暖系统压力多高,对无压热水锅炉内压力没有影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长利,未经姚长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35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