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星式挤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5353.0 | 申请日: | 201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6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平;肖怡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立大橡塑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42 | 分类号: | B29C47/42;B29C47/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59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星 挤出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挤出成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星式挤出机。
背景技术
行星式挤出机广泛运用于PVC、PE等回料的加工配备长料筒驱动杆设计,可让塑料原料在料筒内充分塑化。而现有的行星式挤出机在物料塑化这一块基本上采用螺杆的形式进行塑化,只采用螺杆进行塑化,并未对物料进行充分塑化,是塑化不均匀,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塑化均匀且工作效率较高的行星式挤出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行星式挤出机,包括主料筒以及设置在主料筒内的主螺杆,该主料筒包括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料筒出料口的端部依次设有第一塑化组件和第二塑化组件;所述的第一塑化组件包括第一副料筒、第一副螺杆以及与第一副螺杆的外壁啮合连接的若干根第一小螺杆,所述的第二塑化组件包括第二副料筒、第二副螺杆以及与第二副螺杆的外壁啮合连接的若干根第二小螺杆;所述的第一副料筒和第二副料筒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小螺杆和第二小螺杆相啮合的内螺牙;所述的第一副螺杆的一端与主螺杆连接,第一副螺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副螺杆连接;所述的第一小螺杆和第二小螺杆的螺距相同且第一小螺杆的数量小于第二小螺杆的数量。
采用上述结构后,结构合理,塑化均匀,工作效率高;由于设有两组塑化组件提高了塑化的效率,通过第一副螺杆和第一小螺杆不断转动,使物料在相互啮合转动的螺纹间隙中受到强烈的挤压、、辗伸和剪切等多种力作用,使原料在此段不断地被翻动、混合,经过第一次塑化后,逐渐被推向第二副料筒,在第二副料筒内,经过第二副螺杆和第二小螺杆不断转动,使物料进行第二次更加均匀的塑化,最后成熔融状态,然后从第二副料筒的出口挤出;所述的第一小螺杆和第二小螺杆的螺距相同且第一小螺杆的数量小于第二小螺杆的数量,这样的设置便于物料在第一塑化组件处经过初级塑化,然后再进入第二塑化组件进行更加均匀的塑化,这样可以提高塑化的均匀程度,而且第一小螺杆和第二小螺杆的螺距相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互换性强,且方便控制机器的转速,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小螺杆和第二小螺杆分别均匀啮合于第一副螺杆和第二副螺杆的外壁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便于物料均匀的塑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小螺杆的数量是第一小螺杆数量的两倍。
采用上述结构后,便于物料在第一塑化组件中经过初级塑化以及经过初级塑化的物料在第二塑化组件里进行更均匀的塑化,这样提高了塑化的均匀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主料筒;2-主螺杆;3-第一副料筒;31-第一副螺杆;32-第一小螺杆;4-第二副料筒;41-第二副螺杆;42-第二小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行星式挤出机,包括主料筒1以及设置在主料筒1内的主螺杆2,该主料筒1包括出料口,所述的主料筒1出料口的端部依次设有第一塑化组件和第二塑化组件;所述的第一塑化组件包括第一副料筒3、第一副螺杆31以及与第一副螺杆31的外壁啮合连接的若干根第一小螺杆32,所述的第二塑化组件包括第二副料筒4、第二副螺杆41以及与第二副螺杆41的外壁啮合连接的若干根第二小螺杆42;所述的第一副料筒3和第二副料筒4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小螺杆32和第二小螺杆42相啮合的内螺牙;所述的第一副螺杆31的一端与主螺杆2连接,第一副螺杆31的另一端与第二副螺杆41连接,通过第一副螺杆31和第一小螺杆32不断转动,使物料在相互啮合转动的螺纹间隙中受到强烈的挤压、、辗伸和剪切等多种力作用,使原料在此段不断地被翻动、混合,经过第一次塑化后,逐渐被推向第二副料筒4,在第二副料筒4内,经过第二副螺杆41和第二小螺杆42不断转动,使物料进行第二次更加均匀的塑化,最后成熔融状态,然后从第二副料筒4的出口挤出;所述的第一小螺杆32和第二小螺杆42的螺距相同且第一小螺杆32的数量小于第二小螺杆的数量,本实施例中第一小螺杆32和第二小螺杆42分别均匀啮合于第一副螺杆31和第二副螺杆41的外壁上,并且所述的第二小螺杆42的数量是第一小螺杆32数量的两倍,这样便于物料在第一塑化组件中经过初级塑化以及经过初级塑化的物料在第二塑化组件里进行更均匀的终极塑化,这样提高了塑化的均匀度,而且第一小螺杆32和第二小螺杆42的螺距相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互 换性强,且方便控制机器的转速,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立大橡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立大橡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53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波纹管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力输送介质的承插式塑料管熔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