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交车缚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5743.8 | 申请日: | 2015-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5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常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N3/00 | 分类号: | B60N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常海涛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交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带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交车缚脚装置。
背景技术
公交车、地铁等是都市人群所依靠的主要的交通工具,而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因而在行车过程中许多乘客需要站立着。在公交车启动、刹车以及转弯过程中,由于惯性力的作用,乘客就会失稳。现在乘客都是通过抓紧扶手来使自己保持平稳,但是在惯性力特别大的时候,就需要花费很大的气力来转进扶手,即使这样往往还是保持不了平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公交车缚脚装置,即使在公交车在启动、刹车以及转弯过程产生巨大的惯性力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也能把乘客的脚和公交车紧紧地贴合在一起,使乘客保持平衡。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公交车缚脚装置,主要包括底座、弹簧、活动板、缚脚带、支杆、踏板。底座为设有凹槽的正方体或长方体结构,弹簧和底座的内底表面固定连接(下文简称固连)在一起,弹簧的另一端和活动板的下表面固连在一起,支杆的一端和活动板的上表面固连在一起,支杆的另一端和踏板固连在一起,踏板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底座上表面,缚脚带的一端固连在底座上表面,另一端固连在活动板上表面。
将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内置于公交车的地板中,使用时,乘客只需将脚伸入缚脚带中踩在踏板上,在脚的压力下,踏板向下运动,由于支杆将踏板和活动板固连在一起,活动板向下运动,缚脚带在活动板的作用下也向下运动,从而使得乘客的脚紧紧地贴合在公交车的地板上。踏板向下运动,使得弹簧产生了弹性变形,当乘客施加在踏板上的压力减小时,在弹簧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活动板又向上运动,缚脚带就会松开,乘客就可以轻易的把自己的双脚拿出。此外,在行车过程中,乘客可以根据汽车行驶的具体情况来调节施加在踏板上的压力,来控制缚脚带的紧固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现有的公交车上的扶手进行了创新性的设计,使得乘客可以用脚来达到保持平衡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公交车缚脚装置的外形示意图;
图2是公交车缚脚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2弹簧,3活动板,4缚脚带,5支杆,6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下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一种公交车缚脚装置,其示意图如图1、2所示,主要由底座1、弹簧2、活动板3、缚脚带4、支杆5、踏板6组成。底座1为设有凹槽的正方体结构,弹簧2和底座1的内底表面固连在一起,弹簧2的另一端和活动板3的下表面固连在一起,支杆5的一端和活动板3的上表面固连在一起,支杆5的另一端和踏板6固连在一起,踏板6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底座1上表面,缚脚带4的一端固连在底座1上表面,另一端固连在活动板3上表面。
该装置的底座1内置于公交车的地板中,使用时,乘客只需将脚伸入缚脚带4中踩在踏板6上,在脚的压力下,踏板6向下运动,由于支杆5将踏板6和活动板3固连在一起,活动板3向下运动,缚脚带4在活动板的作用下也向下运动,从而使得乘客的脚紧紧地贴合在公交车的地板上。踏板6向下运动,使得弹簧2产生了弹性变形,当乘客施加在踏板6上的压力减小时,在弹簧2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活动板3又向上运动,缚脚带4就会松开,乘客就可以轻易的把自己的双脚拿出。此外,在行车过程中,乘客可以根据汽车行驶的具体情况来调节施加在踏板6上的压力,来控制缚脚带(4)的紧固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57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