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用水下作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5871.2 | 申请日: | 2015-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7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郭昊;王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B59/08 | 分类号: | B63B5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杰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作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的机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船用水下作业装置。
背景技术
海水中的生物如藤壶,牡砺、石灰虫、苔藓虫和藻类等,附着在船上会造成船只航行速度减慢并加速水线以下船体的腐蚀。船底产生污底(海生附着物)的危害是极大的。另一方面,面对持续低迷的市场,船舶不得不采取降速航行、漂航、抛锚等多种措施。由此导致频繁发生的船舶污底事件。然而,传统的清洗方法是,在船驶进船坞后,将船搁起,用化学药剂清洗或者人工用简单的器具敲打腐蚀垢层,这样的方法就存在很多的缺点:1)只有等船驶入船坞后,才可以进行清理工作,由于清洗不及时,即可能造成降低船的使用寿命的后果;2)使用化学药剂清洗,清洗后的放心液会污染环境,也有可能加剧船的腐蚀,且清洗效率较低;3)人工敲打不光效率低,而且还会损坏船的涂膜,造成严重的后果;4)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目前该方面的工作基本通过专业清洗公司人员下潜辅助作业,成本较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用水下作业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用水下作业装置,包括:
主机机身,所述主机机身内部安装有中控机,所述中控机与安装在所述主机机身内部的真空风机,废料回收箱以及涂装涂料箱连接;
液压泵,其安装在所述涂装涂料箱下部;
电磁吸盘,其安装在所述主机机身下部;
电动机,其安装在所述主机机身内部并且与所述中控机连接;
超声波测厚仪探头与摄像头,其安装在所述主机机身后面中部并且与所述中控机连接;
排污喷管,其安装在所述主机机身内部;
照明烘干设备,其安装在所述电磁吸盘内侧壁上;
多根喷水管一,其安装在所述主机机身侧壁上并且与所述液压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磁吸盘内侧安装有密封橡胶垫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动机下端安装有清污刷。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主机机身上面安装有两个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机机身上部还安装有多根喷水管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水管一与所述喷水管二均为四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水下作业的装置代替人工下潜作业,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大大提高,费用更低。
2、通过活动安装各种仪器及装备,可以针对作业的项目来安装,减轻装置的重量,便于携带及操作。
3、本装置功能强大,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用水下作业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用水下作业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主机机身;2、真空风机;3、废料回收箱;4、电磁吸盘;5、涂装涂料箱;6、喷水管一;7、密封橡胶垫圈;8、超声波测厚仪探头;9、摄像头;10、清污刷;11、电动机;12、除污喷管;13、液压泵;14、中控平台;15、照明烘干设备;16、把手;17、喷水管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船用水下作业装置,包括:主机机身1,所述主机机身1内部安装有中控机14,所述中控机14与安装在所述主机机身1内部的真空风机2,废料回收箱3以及涂装涂料箱5连接;液压泵13,其安装在所述涂装涂料箱5下部;电磁吸盘4,其安装在所述主机机身1下部;电动机11,其安装在所述主机机身1内部并且与所述中控机14连接;超声波测厚仪探头8与摄像头9,其安装在所述主机机身1后面中部并且与所述中控机14连接;排污喷管12,其安装在所述主机机身1内部;照明烘干设备15,其安装在所述电磁吸盘4内侧壁上;所述电动机11下端安装有清污刷10,所述电磁吸盘4内侧安装有密封橡胶垫圈7。采用水下作业的装置代替人工下潜作业,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大大提高,费用更低;通过活动安装各种仪器及装备,可以针对作业的项目来安装,减轻装置的重量,便于携带及操作;本装置功能强大,适用范围广。
如图2所示,多根喷水管一6,其安装在所述主机机身1侧壁上并且与所述液压泵13连接,所述主机机身1上面安装有两个把手16,所述主机机身1上部还安装有多根喷水管二17,所述喷水管一6与所述喷水管二17均为四根。主机机身可通过喷水管一与喷水管二进行移动,其移动方便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58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智能救生衣
- 下一篇:适用于FPSO船型的海底门封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