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疗用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6447.X | 申请日: | 2015-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9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谭晓菊;赵兴娥;王文丽;颜家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晓菊;赵兴娥;王文丽;颜家海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郭立中 |
地址: | 41001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排出临床患者的尿液或其他液体的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引流装置是医院内常用的医疗用品,其主要用于排出临床患者的尿液或其他液体。引流装置由排出管和引流袋组成,排出管的一端插入病人体内,另一端与引流袋上的引流管相对套接。当引流袋内的排出物达到一定量时,必须更换引流袋,此时需要从排出管上拔掉原有的引流管,套接上新的引流管。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地套接或拔取排出管和引流管。二者套接时非常麻烦,费时费力;拔取时,由于引流管猛然受力从排出管处断开,容易带出排出物,极不卫生,稍有不慎,还会因为拉扯增加病人的痛苦。
发明内容
使用现有的引流装置排出临床患者的尿液或其他液体时,排出管与引流管的套接费时费力,从排出管拔取引流管时容易带出排出物并增加病人痛苦。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医疗用引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疗用引流装置,包括排出管、带有引流管的引流袋,所述排出管的一端设有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内设有卡紧部,所述引流管穿过所述卡紧部与排出管相通,所述卡紧部的一端具有至少两个卡爪,所述卡爪聚拢时卡住引流管的外壁,所述卡紧部的另一端与引流管之间形成与外界相通的缝隙,所述连接接头、卡爪和引流管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环绕引流管的密封环,还包括用于撑开所述卡爪的释放部。
套接时,将引流管穿入卡紧部往里推,即可将卡爪推开,卡住引流管,操作方便快捷;正常使用状态下,卡紧部上的卡爪处于聚拢状态,卡爪紧紧地抓住引流管,引流管不会脱落;拔取时,通过按压释放部慢慢撑开卡爪,从而可以轻轻地将引流管拿出,不会带出排出物,干净卫生。整个操作使用过程不会给病人带来任何痛苦和不适。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释放部为可与卡爪接触的释放环,所述释放环位于所述缝隙内,所述引流管穿过所述释放环。
进一步地,所述释放环与卡爪接触的一端为锥面。
锥面的设计使得对释放环施加较少的力就能撑开卡爪。
进一步地,所述释放环与卡爪不接触的一端设有与引流管垂直的台阶面。
为方便操作者按压操作,设计台阶面。
进一步地,所述释放环与卡紧部相应的位置设有防止释放环从所述缝隙移出的限位机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释放环与卡爪接触的一端设有朝向卡紧部的第一凸部,所述卡紧部设有朝向释放环的第二凸部。
通过第二凸部对第一凸部的限位作用,可以防止释放环从所述缝隙移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快捷,干净卫生,病人使用舒适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部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I部按压台阶面撑开卡爪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I部取出引流管后的剖视图。
其中,1为连接接头,2为密封环,3为卡紧部,4为台阶面,5为引流管,6为卡爪,7为排出管,8为锥面,9为释放环,10为第一凸部,11为第二凸部,12为空腔,13为缝隙,14为引流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包括一种医疗用引流装置,包括排出管7、带有引流管5的引流袋14,所述排出管7的一端设有连接接头1,所述连接接头1内设有卡紧部3,所述引流管5穿过所述卡紧部3与排出管7相通,所述卡紧部3的一端具有至少两个卡爪6,所述卡爪6聚拢时卡住引流管5的外壁,所述卡紧部3的另一端与引流管5之间形成与外界相通的缝隙13,所述连接接头1、卡爪6和引流管5之间形成空腔12,所述空腔12内设有环绕引流管5的密封环2,还包括用于撑开所述卡爪6的释放部。
所述释放部为可与卡爪6接触的释放环9,所述释放环9位于所述缝隙13内,所述引流管5穿过所述释放环9。
所述释放环9与卡爪6接触的一端为锥面8。
所述释放环9与卡爪6不接触的一端设有与引流管5垂直的台阶面4。
所述释放环9与卡爪6接触的一端设有朝向卡紧部3的第一凸部10,所述卡紧部3设有朝向释放环9的第二凸部11。通过第二凸部11对第一凸部10的限位作用,可以防止释放环9从所述缝隙13移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晓菊;赵兴娥;王文丽;颜家海,未经谭晓菊;赵兴娥;王文丽;颜家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64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松脱并带有引流袋的胃肠减压装置
- 下一篇:反应釜用空气灭菌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