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置式永磁电磁气泵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6473.2 | 申请日: | 2015-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1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守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守福 |
主分类号: | F04B35/04 | 分类号: | F04B35/04;F04B41/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电磁 气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压缩和气体输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对置式永磁电磁气泵。
背景技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气体过滤、气体压缩和气体清洁装置广泛的应用在生活和生产中。
市场现主要有转叶式风机气泵、活塞式空气压缩气泵和旋片式气泵三种类型的空气输送设备。转叶式风机缺点是风压小,风阻增大时噪声大,效率变低,不太适用于阻力较大的高精度空气过滤设备中和长管道送气设备中。活塞式和旋片式空气压缩机的优点是压力大;缺点是结构复杂,排量小,噪声大,制造成本高,有二次油污染,运行费用高,也不太适合用于空气净化设备和中压送风设备中。中小型气泵多使用电磁驱动,在动磁体启动和停止时,由于电磁体的线包储能放电,其电压高、电流大,给气泵带来很大震动和噪声。
目前,研制一种低噪音,低震动,中等压力且结构简单可靠,可以长期稳定运行,节能环保的新型气泵,是气体压缩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低噪音,低震动,中等压力且结构简单,可以长期稳定运行无需维护,节能环保的对置式永磁电磁气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对置式永磁电磁气泵,包括电机和设置于电机端部的气泵;电机包括机壳和设置于机壳内的磁体组件,磁体组件通过挺杆与气泵连接, 在机壳的中央位置纵向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泵体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所述机壳内横跨固定有由多条导轨组成的滑轨,滑轨上设置有磁体组件;所述的磁体组件为两个,它们对称的设置于机壳内的隔板两侧;挺杆为两个,它们分别固定在两个磁体组件的外端,并穿过机壳固定在气泵上;所述的气泵为两个,它们对称的贴设于电机两端。
所述的磁体组件包括动磁体滑块、永磁体、电磁体和磁体移动位置传感器;所述的动磁体滑块套设在滑轨上,在所述动磁体滑块上固定有极性相异且间隔均匀排列的永磁体;所述的电磁体包括电磁铁芯和缠绕在电磁铁芯外的电磁线包,多组电磁体均匀的固定于机壳内壁上,永磁体与电磁体的位置对应设置且保持一定间隙。
所述的气泵为球形气泵,包括球形泵壳和套设于球形泵壳内的刚性球形活塞,在球形泵壳的内圆和球形活塞外圆之间通过固定件设置有截面为S形的环形动密封圈,所述的环形密封圈将球形气泵分隔为左气缸和右气缸,在左气缸的泵壳上设置有第一进气阀和第一出气阀,在右气缸的泵壳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进气阀和第二出气阀。
所述挺杆的一端端头固定在磁体滑块上,挺杆的杆身和另一端端头与球形活塞固定。
所述的磁体移动位置传感器设置在动磁体滑块上,它预设右止点和左止点,控制动磁体滑块的行程。
所述挺杆与机壳的穿孔位置设置有伸缩密封圈。
所述的第一进气阀和第二进气阀与进气管连接,第一出气阀和第二出气阀与出气管连接。
所述的电磁线包连接有驱动控制器,驱动控制器根据移动位置传感器输入的位置信号给电磁线包提供正向电流或者反向电流。
所述的永磁体四面包覆在动磁体滑块上,所述的多组电磁体环设于机壳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对置式结构既将两个相同的磁体组件同心安装在同一壳体内,磁体组件同时带动壳体两侧的两个气泵,通过驱动控制器控制,使两个直线运行的磁体组件运动部分做同心反向运动,简单直接的地抵消了往复直线气泵产生的有害震动和噪声,克服了直线运动惯性震动大噪声大这一难题,使本气泵能够平稳可靠的低噪声运行;
2. 本实用新型的气泵为球形气泵,克服了一般气缸运动的摩擦力和漏气损耗;球形活塞采用刚性材料便于挺杆紧固,同时在运动压缩时比软性材料输出量大,输出压力大;
3.本实用新型为了充分利用磁能,磁间隙做的足够小,滑动导轨由多条导轨组成,采用了在磁体两端支撑其滑动的运动方式,确保电磁体和永磁体之间的间隙足够小,避免电磁体和永磁体吸住卡死,此种方式比动磁体在线包中间自由运动方式节约电能约5倍;
4.本实用新型移动位置传感器和驱动控制器的设计,使磁体滑块的位移距离可控,克服了自由震荡式电磁气泵的任意返程造成的气压不足现象;
5.本实用新型的电磁体和永磁体对应设置有多个,环形设置于机壳内壁和磁体滑块外壁上,使气泵的压缩功率大大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守福,未经王守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64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