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无痕间线的羽绒服构件和羽绒服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6592.8 | 申请日: | 2015-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5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鲍良有;张士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宁体育(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3/00 | 分类号: | A41D3/00;A41D27/00;A41D2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金卫文 |
地址: | 20002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无 痕间线 羽绒服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羽绒服,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无痕间线的羽绒服构件和羽绒服。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们对所需生活用品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入冬,天气渐渐转冷,这时羽绒服会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对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我们,对羽绒服的外观和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现有羽绒服大都采用梭织防绒面料车缝间线或者针织面料车缝间线加内胆缝制的工艺制作。因此,车缝间线增加了羽绒服繁琐的制作工序,也造成了服装的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工序简单、视觉效果美观的具有无痕间线的羽绒服构件和羽绒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无痕间线的羽绒服构件和羽绒服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无痕间线的羽绒服构件,包括两层防绒梭织面料,两层防绒梭织面料之间设置有多条无痕间线,两层防绒梭织面料和相邻无痕间线之间形成的腔室内填充有羽绒制品。
一种羽绒服包括上述所述的具有无痕间线的羽绒服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无痕间线的羽绒服构件和羽绒服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梭织防绒面料无痕间线的制作方法,梭织防绒面料在生产过程中应用无间线隔绒制作工艺无痕间线,减少了羽绒服的制作工序,达到无间线视觉效果,使外观更加美观,也可以起到环保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羽绒服构件的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羽绒服的第一实施例的正面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羽绒服的第一实施例的背面透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羽绒服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后幅的透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羽绒服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前幅的透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羽绒服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袖子的透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羽绒服的第一实施例中的领子的透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羽绒服的第二实施例的正面透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羽绒服的第二实施例的背面透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羽绒服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后幅的透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羽绒服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前幅的透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羽绒服的第二实施例中的袖子的透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羽绒服的第二实施例中的领子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无痕间线的羽绒服构件和羽绒服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无痕间线的羽绒服构件包括两层防绒梭织面料110,两层防绒梭织面料110之间设置有多条无痕间线120,两层防绒梭织面料110和相邻无痕间线120之间形成的腔室内填充有羽绒制品。其中,无痕间线120可通过无间线隔绒制作工艺制作而成,宽度优选为5-8mm,且相邻无痕间线120之间的间距优选为55-100mm。此外,羽绒服构件上的无痕间线120可呈水平横线状或呈V字形状等。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提及的无间线隔绒制作工艺具体是指:准备车间在整经工序时每轴挂纱1672根,并轴机由原先10个并轴送出装置需加装5个并轴送出装置达到15个,这样才能达到需要的防绒密度经纱条数,分别织造出上下两层面料,在织合部位通过上下两层面料纱线相互交错纺织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无痕间线的羽绒服构件由织布机应用无间线隔绒制作工艺无痕间线,再将无痕间线的夹层填充羽绒,从而达到了无间线的视觉效果。此外,根据人体运动方向,通过无痕间线,使羽绒服的外观更加美观,从而提升了羽绒服的修身度和时尚感。
如图2至图7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羽绒服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视图。本实施例中,羽绒服包括袖子210、前幅220、领子230和后幅240。其中,袖子210、前幅220和后幅240采用防绒梭织面料110,并通过横向无痕间线工艺制作而成,使得羽绒服外观更加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宁体育(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李宁体育(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65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