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加热饭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7791.0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6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苏泉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银瑞有机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C11/20 | 分类号: | A45C11/20;A47J36/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加热 饭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饭盒,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加热饭盒。
背景技术
饭盒是日常生活用品,市场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饭盒,有塑料的、不锈钢的、多层结构的饭盒等等。但是,对于一些需要吃到热饭菜用户来说,普通的饭盒不能够达到要求,需要使用保温饭盒或将食物取出后加热或将饭盒放到微波炉内加热;而保温饭盒价钱很高,且在天气较冷的环境下,保温饭盒也无法确保食物的温度;食物在普通炉灶或微波炉中加热,需要单独设置加热装置,这在很多场合无法满足需要,即使设有专门的加热装置,在加热数量多时也可能无法满足需求;这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同时传统的饭盒为了盛放更多的食物,体积一般设置的较大,如此在未存放食物时,携带或者存放都比较不便,具有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方便的加热,且能够折叠收缩方便携带的便携式加热饭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加热饭盒,包括盒体以及位于盒体的底部的电加热盘,所述盒体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盒体呈梯型且设置有至少一组折叠槽组,所述折叠槽组包括一个内折叠槽和一个外折叠槽,所述内折叠槽与外折叠槽均环绕盒体侧壁平行设置,所述内折叠槽、外折叠槽之间的盒体侧壁在盒体折叠时绕内折叠槽、外折叠槽折弯,并被夹在相邻的上、下两侧盒体侧壁之间。
通过上述设置,电加热盘能够对盒体内的食物加热,让人们能够方便的食用到热腾腾的食物,同时饭盒能够沿着折叠槽组进行折叠收缩,减小了饭盒的体积,方便了饭盒的携带、存放。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加热盘包括加热板和加热体,所述加热板与盒体的底部紧密贴合,所述加热板将加热体产生的热量传导至盒体的底部。
通过上述设置,加热板与盒体的底部紧密贴合,加热板能够将加热体产生的热量直接到传导至盒体的底部进行加热,避免了热量的浪费,提高了加热效率。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盒体的底部设置有一圈沟槽,所述沟槽的截面呈“L”形设置,所述加热板嵌设在沟槽内。
通过上述设置,加热板嵌设在沟槽内,与盒体的底部端面和沟槽的“L”头端面均抵接,能够使加热板可靠固定在盒体的底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盒体的底部端口设置有固定扣,所述加热板对应固定扣设置有固定孔,通过固定扣与固定孔的配合,加热板固定在盒体的底部。
通过上述设置,固定扣与固定孔的配合,进一步提高了加热板固定在盒体的底部的可靠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加热盘旋转设置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上设置有插口,所述电加热盘设置有与旋转块大小、形状相适配的容置槽。
通过上述设置,插口能够收纳入容置槽内,同时通过插口外接电源线能够方便的对盒体内的食物进行加热。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材料为硅胶。
通过上述设置,硅胶无毒、耐高温,使用安全卫生,同时饭盒手感更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折叠方便、便于携带,同时采用硅胶材料制成,无毒耐高温,手感佳,使用安全卫生,同时能够对饭盒进行加热,便于人们食用热腾腾的食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加热饭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3是图1中盒体的剖视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盒盖;2-盒体;21-折叠槽组;211-外折叠槽;212-内折叠槽;22-固定扣;23-沟槽;3-电加热盘;31-加热板;311-固定孔;32-旋转块;33-容置槽;34-盘体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加热饭盒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盒体2、位于盒体2上方的盒盖1以及位于盒体2底部的电加热盘3,盒体2由弹性材料制成,优选为硅胶材料制成,硅胶材料无毒耐热,制成饭盒用于加热更加安全可靠,盒体2呈梯型且设置有至少一组折叠槽组21,折叠槽组21包括一个外折叠槽211和一个内折叠槽212,内折叠槽211、外折叠槽212之间的盒体2侧壁在盒体2折叠时绕内折叠槽211、外折叠槽212折弯,并被夹在相邻的上、下两侧盒体2侧壁之间,从而能够对盒体进行收纳,方便携带和存放,优选盒体2呈阶梯型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银瑞有机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银瑞有机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77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