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涡旋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7900.9 | 申请日: | 2015-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3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畅;魏圆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F04C29/04;F04C1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潘炜;郎志涛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旋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内容仅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可能并不构成现有技术。
涡旋压缩机是一种容积式压缩机,其具有由动涡旋部件和定涡旋部件组成的压缩机构。马达经由旋转轴来驱动压缩机构(例如,动涡旋部件)以压缩工作流体(例如,制冷剂)。涡旋压缩机在运行时需要足够的润滑剂(例如,润滑油)来实现各轴承的润滑、动涡旋部件及定涡旋部件的密封、润滑及冷却。
具体地,在涡旋压缩机运行过程中,润滑剂的液滴会混合在吸入涡旋压缩机的工作流体中,即工作流体会携带一部分润滑剂进入涡旋部件,这部分润滑剂会在动涡旋部件转动时在定涡旋部件与动涡旋部件之间形成一定厚度的油膜,以起到润滑以及密封的作用,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涡旋压缩机的可靠性以及能效比。另外,润滑剂还起到一定的冷却作用,这可以降低排气温度。
然而,在一些极端的工况(例如,制热工况)下,由于制冷剂(例如,R32制冷剂)质量流量小、带油能力差,极大影响了涡旋部件间的润滑以及密封。而过少的油量会影响油膜的形成,从而导致涡旋部件间金属与金属之间干摩擦,影响压缩机的可靠性。另外,金属之间的摩擦容易形成较高的局部温度,使得油碳化失效,进而影响到压缩机轴承处的可靠性。此外,过少的油量会影响油膜形成,导致涡旋部件间的密封劣化,进而导致能效比降低。
因此,存在对于改进涡旋压缩机运行可靠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运行可靠性的涡旋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涡旋部件润滑和冷却效果的涡旋压缩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中的一个目的或多个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所述涡旋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用于对流体进行压缩并且包括彼此啮合以形成一系列压缩腔的定涡旋部件和动涡旋部件;旋转轴,所述旋转轴驱动所述动涡旋部件并且设置有润滑剂供给通道;以及主轴承座,所述主轴承座用于支撑所述压缩机构和所述旋转轴,并且所述主轴承座包括主轴承座本体部和主轴承座止推部,在所述主轴承座中形成与所述润滑剂供给通道流体连通的凹部,其中,在所述涡旋压缩机中还设置有流体导引通道,所述流体导引通道构造成使所述凹部与所述压缩机构的流体吸入区流体连通,从而使进入所述凹部的润滑剂能够经由所述流体导引通道到达所述流体吸入区。
通过在涡旋压缩机中设置使所述凹部与所述压缩机构的流体吸入区流体连通的流体导引通道,确保了有恒定部分的润滑剂进入涡旋部件间,从而保证了涡旋部件中的润滑剂量,由此提高了涡旋部件润滑和冷却效果。此外,这也使得涡旋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得到提高。
此外,这种构造确保了基本上所有的润滑剂都经过与动涡旋部件相配合的驱动轴承,因而不存在经过驱动轴承的润滑剂量减少而造成驱动轴承与动涡旋部件干摩擦从而影响驱动轴承可靠性的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所述流体导引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主轴承座止推部中的第一流体导引通道,所述第一流体导引通道构造成与所述凹部流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在所述动涡旋部件相对于所述定涡旋部件进行绕动运动时,所述动涡旋部件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其中,在从所述动涡旋部件的上方观察时,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动涡旋部件的端板遮盖所述第一流体导引通道,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端板使所述第一流体导引通道露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在所述动涡旋部件的端板上形成具有键槽的突出部,并且,所述第一流体导引通道在所述主轴承座止推部中的位置设置为使得在所述键槽运动过程中在从所述动涡旋部件的上方观察时所述第一流体导引通道能够被所述键槽遮盖或从所述键槽露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流体导引通道为形成在所述主轴承座止推部中的沿竖向方向延伸或略微倾斜于竖向方向延伸的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所述流体导引通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动涡旋部件的端板中的第二流体导引通道,所述第一流体导引通道经由所述第二流体导引通道与所述流体吸入区流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二流体导引通道为在与所述流体吸入区对应的位置处设置的贯通所述端板的竖向通孔,所述第一流体导引通道经由所述竖向通孔通向所述流体吸入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所述流体导引通道设置在所述动涡旋部件的端板中,所述流体导引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凹部连通,所述流体导引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流体吸入区流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79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动力式换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螺杆空压机油气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