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流管用夹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8229.X | 申请日: | 2015-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5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陆芹珍;冯莉;袁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9/28 | 分类号: | A61M39/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260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管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引流管用夹闭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在更换引流瓶或胸腔闭式引流瓶时,常规做法要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后再进行更换,但是如果一直用止血钳,因为钳端有齿状结构,引流管因反复夹管,引起破损,若是胸腔闭式引流管破损,则可造成严重后果;另一个问题就是,每隔一个周期必须要检查一次仪器设备,临床中进行留置引流管固定时,常使用别针或止血钳将胃管、引流管、尿管等管道固定在床单或患者衣物上,患者在变换体位或活动时,引流管易受牵拉,有滑脱的危险和发生引流液体倒流的可能。别针为锐器,有将患者刺伤的潜在危险,特别是对于烦躁不安或昏迷的患者危险系数较大。且止血钳易刺伤患者或丢失。
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引流管用夹闭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密封性好、操作方便,而且不易引起引流管破损的引流管用夹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引流管用夹闭装置,包括夹闭本体,设于所述夹闭本体顶部的螺旋孔,安装于所述螺旋孔内、且其底部延伸到所述夹闭本体内部的螺旋杆,以及固定于所述螺旋杆底部的支顶头,在所述夹闭本体左右侧壁上设有两对称设置并用于穿过引流管的走线口,在所述夹闭本体底部设有卡槽,当在外力作用下转动所述螺旋杆,所述螺旋杆带动所述支顶头向下运动并挤压位于两走线口之间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在所述卡槽内形成V字型密封。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旋杆顶部设有手动旋转螺纹。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螺旋杆底部设有凸起部,在所述支顶头顶部设有与所述凸起部配合连接的凹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顶头为三角锥形支顶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引流管用夹闭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密封性好、操作方便,而且不易引起引流管破损,也不存在刺伤患者的潜在危险,因此更加安全可靠;
2.本实用新型引流管用夹闭装置在所述夹闭本体左右侧壁上设有两对称设置并用于穿过引流管的走线口,有效防止夹闭装置脱落丢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闭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螺旋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夹闭本体,2螺旋孔,3螺旋杆,4支顶头,5走线口,6卡槽,7引流管,8手动旋转螺纹,9凸起部,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照图1、2、3所示,一种引流管用夹闭装置,包括夹闭本体1,设于夹闭本体1顶部的螺旋孔2,安装于螺旋孔2内、且其底部延伸到夹闭本体1内部的螺旋杆3,以及固定于螺旋杆3底部的支顶头4,在夹闭本体1左右侧壁上设有两对称设置并用于穿过引流管7的走线口5,在夹闭本体1底部设有卡槽6,当在外力作用下转动螺旋杆3,该螺旋杆3带动支顶头4向下运动并挤压位于两走线口5之间的引流管7,引流管7在卡槽6内形成V字型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杆3顶部设有手动旋转螺纹8,在螺旋杆3底部设有凸起部9,在支顶头4顶部设有与凸起部9配合连接的凹槽10,同时支顶头9为三角锥形支顶头。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未经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82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